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3D透视:港澳高校魅影不可挡
是什么魅力让这些高考的佼佼者拜倒在港澳高校的石榴裙下?选择港大的北京文科状元、北京四中考生梁倩说,去香港的主要原因并非奖学金,而是希望能多了解香港,尝试不一样的教育体制。她认为,香港高校更加开放和自由,更加国际化。香港大学大二学生万宇行,当年凭借663分的高考成绩,考上北大电子信息专业,最后却转投港大会计金融专业。在万宇行的金融专业老师中,有诺基亚的“御用”咨询师,也有在国际贸易中身经百战的专业人士,他的导师是一位富豪。万宇行认为,和内地一些没有实战经验的老师相比,这些行业精英的经验更为宝贵——这也是港校的一大特点,高薪聘请专业人才为学生上课。“花十几万元的学费,上价值二三十万元的课,值!”有学生这样说。来自武汉、毕业于香港浸会大学的胡洁主修新闻和财经,她的老师中有两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让她感慨的是,香港对于学术要求比内地严格得多,论文都要机器检测,避免抄袭。
香港大学的黄依倩总监曾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以港大为代表,港校大多尊重学生自我的发展,提倡成长教育,善于发掘学生的潜能,不一定是学什么专业就从事什么工作,相反,港校会提供各种选择的机会,帮助学生发展个性。香港的开放性、港校的声誉和实力,为赴港求学的内地生搭建了通往海外的桥梁。港校每年约有1/3的学生有海外交流、实习的机会,这对打开他们的视野、积累丰富的经验都大有裨益,如香港城市大学除了为学生提供在香港本地的实习计划外,他们的商学院与美国迪斯尼也有合作,学生也可以选择去那儿实习。把工作、定居的目标锁定海外,成为许多赴港内地生的“远景规划”,也有一些人试图留在香港发展,进入大公司,每月收入至少也能拿到几万元港币的月薪。
港澳高校就像一支美丽的3D万花筒,不断聚焦内地学子关切的目光。而要进入港澳高校,实现自己的“愿景规划”,各位亲们也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跃跃欲试:跳一跳,够得着
报考:锁定目标,重点关注
目前,教育部批准在内地招生的香港高校共12所,澳门高校共5所。2011年,港澳高校在内地的招生范围扩大至全国31个省(区、市)。其中,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列入计划内招生,在提前批录取。考生只需按高考统招志愿填报程序在提前批次报考,不须另行向学校报名,也不用参加这两所院校的面试。考生在填报两校的同时,亦可兼报其他批次高校。若考生未被两校录取,则不影响其他批次的录取。剩余的港澳高校则是独立招生,考生需提前报名,参加院校组织的面试。
内地学生在港澳学习期满,获得相关院校颁发的学历、学位证书,内地教育行政部门予以承认。每年的3~4月,港澳高校的网上报名就拉开序幕,考生可登录相关院校网站报名。为配合内地6月高考,港澳高校一般在高考后组织考生进行笔试和面试,录取结果一般在7月上旬公布。考生报考港澳港澳高校,也可以兼报内地高校,且均不会与在本地招生的内地普通高校录取发生冲突。如果没有被港澳高校录取,仍然可以参加内地高校的正常录取。但凡被香港高校录取的考生则不再参加内地高校统一录取,而考生同时被内地高校和澳门高校录取,则可自行选择。
高考成绩与英语成绩一样都不能少
港澳高校在录取内地考生时,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也非常高。在内地招生的12所香港高校全部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考生所在省(区、市)一本省控线以上。在内地招生的5所澳门高校中,除澳门科技大学要求报考考生成绩达到所在省(区、市)二本省控线外,其余四所澳门高校均要求报考考生成绩达到当地一本省控线。港澳高校在参考考生的高考成绩时,一般只考虑裸分(不包含任何加分),如香港城市大学2011年度本科内地招生章程第五条规定,“招生对象是参加2011年普通高考且实际考试成绩(即不含任何加分)达到一本线的考生。”
港澳高校除了对报考考生的高考总分有要求外,对考生的英语单科成绩也有一定要求。如香港浸会大学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一本省控线以上,其中英语成绩达到110分(工商管理学院的英语要求为120分),而如果要申请奖学金的话,英语成绩则要达到120分。香港中文大学规定考生统考成绩应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考生报考的外语语种必须为英语,以150分为满分计算,自费生的英语成绩须达120分或以上,奖学金基础班须达130分或以上。香港城市大学要求考生的高考成绩必须达到一本省控线以上,英语成绩达到120分以上,如果要申请奖学金,英语则要达到125分以上。
面试:既开放又随机
港澳高校除了对考生的高考成绩和英语单科成绩有要求外,更看重考生在面试中的表现。面试一般是港澳高校选拔内地考生的重要手段,通过面试也更能让那些综合素质优秀的考生脱颖而出。面试一般是用英语进行的,因此这对考生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和听力提出了严峻考验。不同院校,面试的形式是不一样的。香港浸会大学相关老师表示,学校的面试形式多种多样,随机性也很强,有可能你参加面试时是与教授一对一地交谈,或许你会被分到某个小组里,就某个话题与小组其他成员进行讨论,而教授们则坐在一旁仔细聆听和观察组员的一举一动。港澳高校的面试比较难是大家公认的,但是“难”并不意味着高处不胜寒,面试也是有技巧的。香港科技大学理学院副院长、数学系副教授严民老师对该校面试的揭秘,或许能让在面试前彷徨的您醍醐灌顶。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难倒你’,而是考查学生是否适合我们学校。面试先看人,再看其他的资料如高考成绩、获奖情况等。”严民老师说,该校每年的面试主要由院系教授担任考官,考官与学生面谈的都是与学科有关的话题,一般四五个人面试40~50分钟,采取自由讨论方式。内地考生最怕面试时遇到自己不熟悉或不感兴趣的话题,导致“冷场”。“如果一个话题聊不起来,不要觉得自己‘完了’,我们完全可以换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严民老师说,只有大家各抒己见,考官才能更好地观察每一个人。每个考生发言的闪光点、特点,考官都会记录下来。对比较出众的学生,严民老师会在其名字前面画一颗“星星”,特别出色的会画两颗“星星”,“对我来说,这是重点考虑录取的同学,面试完毕后小组会集体讨论。”
港澳高校的面试题非常开放,随机性也很强。比如对报考数学经济专业的学生,教授可能会请他们讲讲“日常生活中的经济学现象”。如有学生提到“张悟本的养生之道使得绿豆价格飙升”,那教授就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到底是不是张悟本引起了这个现象?如何证明?而2011年香港大学的面试题则涵盖了很多社会热点,包括政府是否应对网络言论进行管理、户口制度是否应该取消、是否应禁止核能使用、对高考的看法等;此外,考生还讨论了一些“男主外、女主内能否换一下”“父母是否要为孩子选择未来”“大学是否应资助学生国外交流”等开放性的话题。面试题中甚至还有科幻题,如“如果你永久居住在阿凡达星球,你会选择哪5项工具”等。
面试感言:做到“precise&efficient”即可
香港大学梁毅超(香港大学金融学研二学生)
想要跃入港校,除了高考分数高,每位考生还要经过面试筛选。如香港大学会在每年的6月底在内地组织考生进行面试,形式多为全英文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官为各学院的教授。在面试中,面试官将给出一个话题,之后便旁观并对每位考生分别做出评分,但并不参与讨论。面试中的话题多为社会性问题,且多涉及热点话题,例如我们当年的题目“如何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