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mdash; ,鸡犬相闻。(陶渊明《桃花源记》) 参考答案: (6)阡陌交通 (6)阡陌交通----------------------------------------7(7)——,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 参考答案: (7)人无远虑 (7)人无远虑----------------------------------------1从诗句的字面内容看,这首词吟咏的对象是( )(填入一种花卉名)(1分) 参考答案: (1分)荷花 (1分)荷花----------------------------------------2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前两句中用“杨柳”、“鸳鸯”来渲染,岸上、水中,一绿一红,色彩鲜艳。B.因为“绿萍”,所以“莲舟”不能来,美丽不能被人发现。诗人以此暗指自己之不被用是由于被人阻碍。C.“骚人”,即可指屈原,也可指历史上屈原似的文人墨客。D.诗歌借景抒情,寄托个人身世的感情,抒写怀才不遇的苦闷。 参考答案: (3分)C.(A.不是“渲染”,是衬托。 B..不是“绿萍”,是“涨断”。D.不是“借景抒情”,是“托物言志”。) (3分)C.(A.不是“渲染”,是衬托。 B..不是“绿萍”,是“涨断”。D.不是“借景抒情”,是“托物言志”。)----------------------------------------3“断无蜂蝶慕幽香,线衣脱尽芳心苦”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4分)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诗人借助对“蜂蝶”、“红衣”的描写,想象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但是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却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里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断然不来,比统治者对自己的不欣赏,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凋零、“苦”悲的结局。(艺术手法1分,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 (4分)托物言志(以物喻人),诗人借助对“蜂蝶”、“红衣”的描写,想象能飞的蜂与蝶该是可以来的吧,但是不幸的是,这些蜂和蝶,却不知幽香之可爱慕,断然不来。这里以荷花的幽香比自己的品德,以蜂蝶断然不来,比统治者对自己的不欣赏,到头来得到的只能是凋零、“苦”悲的结局。(艺术手法1分,分析3分。意思对即可)----------------------------------------1写出括号内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1)(要)不足以待钺( )(2)独不重(任)臣者( )(2)臣愚而不(阖)于王心耶( )(4)将(贱)而不足听耶( ) 参考答案: (4分)(1)通“腰” (2)推举 (3)符合 (4)低微 (4分)(1)通“腰” (2)推举 (3)符合 (4)低微----------------------------------------2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①范子因王稽入秦②因谢王稽B.①使以臣之言为可②使人持车召之C.①则久留臣无为也②而为天下名器D.①则诸侯不得擅厚矣②非若是也,则臣之志 参考答案: (2分)D(A①通过、凭借②于是、就;B①假如②派;c①作为、作用②成为;D都是表转折的连词) (2分)D(A①通过、凭借②于是、就;B①假如②派;c①作为、作用②成为;D都是表转折的连词)----------------------------------------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1)然则圣王之所弃者,独不足以厚国家乎?(2)利则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