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2010年广东高考语文真题(一)
2010-12-24 19:08:1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广东卷)

考试时间:120 总分:165.0 分 
选择题综合题本大题4小题选考内容综合题作文选择题
(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一层,谈创作活动和作品的关系,确定3句为起始句。2句三个“自己的”,确定与个性特点呼应,放在第3空。检验余空,尚可。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作品的独创性亦陈作品的原创性,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的直接创作活动产生了作品 。______。______。二是作品表现出作者的个性特点。_____。不同的人对同一题材的创作也是常见的现象。作品的独特性是针对作品的表达形式而言,并不延及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不涉及未加提炼,加工的社会生活本身,______。①只要是独立创作的作品,即使使用了相同的材料,也会产生出与他人作品不同的表达特征②作者运用自己独到的眼光,技巧,独立地选择了自己满意的色彩,旋律,动作,语言等,形成对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的表达形式。③作者的作品活动表现为对素材的取舍,运用,素材是构成作品的原始材料,他本身不是作品。④但只要是作者本人独立创作的必然表达出与他人不同的个性特点⑤任何人的创作都离不开对前人文明成果的传承,借鉴,也离不开同时代人的互相影响
 A.②①⑤④③  B.②④③①⑤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②⑤①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A搭配不当。经过为介词,带长状语,主谓变成“理念”“证实正确”自然搭配不当。删去“经过”,二“这”归一。B共同做定做状皆可。C表意不明“部分”可为福利院,也可为孤儿。D搭配不当。完成与理想,完成任务或实现理想。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上海世博会,让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的人们在这样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共同寻找答案。  B.“低碳生活”这一理念,经过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的成功和失败的实践,无可争辩地证实了这一理念的正确。  C.刘老先生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慈善等公益事业。他这次返乡,主动提出要与部分福利院参加高考的孤儿合影留念。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理想。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解析: 殊途同归,通过不同的道路,达到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取不同的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斗转星移, 北斗转向,众星移位。表示时序变迁,岁月流逝。甚嚣尘上,原意是楚王说敌方晋军喧哗纷乱得很厉害,而且尘土也飞扬起来了。形容忙乱喧哗的情状。后以“甚嚣尘上”比喻对某人某事议论纷纷。现多指反动或错误的言论十分嚣张.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现在也指事物消失。甚嚣尘上,用错对象。而且,褒贬也失当。高科技手段是新事物,对旧事物之冲击本为正常。
3、下面语段中带括号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中国历代文人视为至宝的笔、墨、纸、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符号。它们虽然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但(殊途同归)。它们在艺术创作中淋漓尽致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书画艺术的神韵,记录了岁月的(斗转星移),体现了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今天他们并没有因为现在高科技手段的(甚嚣尘上)而(销声匿迹),而是继续在书画艺术中展示着华夏民族的质朴和灵动。
 A.殊途同归  B.斗转星移  C.甚嚣尘上  D.销声匿迹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A笑/叫 , 矿/广 , 剩/乘B同为“脚” , JZ声母不同 , 仙/欠C蛮瞒同 , 挑衅抚恤韵母不同 , 埋伏/瞒怨D快/愧 , 斌/贫 , 辟谣与精辟同。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皎洁/打搅 业绩/污渍 纤维/纤夫  B.效仿/发酵 空旷/粗犷 盛开/盛饭  C.隐瞒/蛮横 挑衅/抚恤 埋伏/埋怨  D.市侩/反馈 濒临/频繁 辟谣/精辟  
综合题
(本大题7小题,共35分)
参考答案: (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考查类型:炼字(2)上片:词人触景生情,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下片:词人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考查类型:分片赏鉴主旨。     答案解析: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 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2) 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
  
参考答案: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答案解析:
2、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1)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告子上》)(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登高》)(3)___________,___________。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4)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丁丑,俞瑱在居庸关剽掠,居民窃走来告,上○1曰:“居庸关山路险峻,北平之襟喉,百人守之,万夫身窥,据此可无北顾之忧。今俞瑱得之,利为彼有,势在必取,譬之人家后户,岂容弃与寇盗。今乘其初至,又兼剽掠,民心未服,取之甚易;若纵之不取,彼增兵守之,后难取也。”乃命徐安往讨之、安攻其城,俞瑱走怀来,依宋忠。捷至,上曰:“使贼知固结人心,谨守是关,虽欲取之,岂能即破?今天以授予,不可失也。”乃令千户吴玉守之。上语诸将曰:“宋忠拥兵怀来,居庸关有必争之势, 因其未至,可先击之。”诸将皆曰:“贼众我寡,难与争锋,击之未便,宜固守以待其至。”上曰:“非公等所知,贼众新集,其心不一,宋忠轻躁寡谋,狠愎自用,乘其未定,击之必破。” 癸未,上率马步精锐八千,卷甲而进。甲申,至怀来。先是,获贼间谍,言宋忠诳北平将士云:举家皆为上所杀,委尸填满沟壑,宜为报。将士闻之,或信或否。上知之,乃以其家人为前锋,用其旧日旗帜,众遥见旗帜,识其父兄子弟咸在,喜曰:“噫!我固无恙,是宋都督诳我也,几为所误。”遂倒戈来归。宋忠余众仓皇列阵未成,上麾师渡河,鼓噪直冲其阵,宋忠大败,奔入城。我师乘之

Tags:广东高考语文真题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2010年福建高考语文真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