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
(宋)惠洪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取次①,分离去。日永如年愁难度。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叮拧千万句。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
[注]①取次:仓促,勿忙。
(1)结合整首词,说说“愁难度”中的”愁”包含哪些具体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词的最后一句(“彻晓潇潇雨”)运用的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长亭路上的离别之愁,行人回首高城,不见亲朋的憾恨J牵挂之愁;孤身漂泊之愁;词人暮夜深思亲人的绵绵情愁。(答对任意两点即可得满分。)
(2)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或以景结情)。在彻夜的潇潇细雨这一千丝万缕绵绵无尽的意象中,寄寓了思念者的不尽情愁。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①粉黛临窗懒, 梁广②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注】①莫愁:战国末期歌舞家,貌美如仙。?②梁广:画家,善画海棠。
小题1:这首诗通过咏海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
小题2:这首诗写海棠,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诗作分析。(6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
小题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正面写海棠花蕾刚着雨珠,又在“欲开时”,色泽分外鲜红艳丽,看上去有如少女含羞时的红晕,娇娆而妩媚。侧面用莫愁和梁广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
本题解析:
小题1:
这首诗从艺术家对海棠的审美活动中突出花之美与魅力,用的是一种推开一层、由对面写来的旁衬手法。这种手法从虚处见实,虚实相生,空灵传神,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情与物相交流,人与花相默契,真不愧是一首咏海棠的佳作。
小题2:
诗人善于捕捉海棠“新著雨”、“欲开时”那种秾丽娇娆的丰姿神采,着意刻画,把花的形态和神韵浮雕般地表现出来。诗情画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诗人又从侧面对海棠进行烘托。那美丽勤劳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动笔,不肯轻易点染,唯恐描画不出海棠的丰姿神韵。则海棠的美丽和风韵也就可想而知,真所谓“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忆故人
王?诜
烛影摇红,向夜阑,乍酒醒,心情懒。尊前谁为唱《阳关》,离恨天涯远。
无奈云沉雨散。凭阑干,东风泪眼。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
小题1:从词的风格看,这首词属于?词风。(2分)
小题2: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赏析全词。(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婉约
小题2:可从如下角度赏析
(1)衬托:“烛影摇红”以动衬静,表现出静夜的空寂。
(2)用典:以“阳关”曲的故事和情感表达眼前的离情别绪。
(3)借景抒情:以“云沉雨散”表达沉重的心情和散乱的思绪,以“海棠开后,燕子来时,黄昏庭院”来抒发时光流逝寂寞空虚的情感。
(4)融情于景:开篇便描绘了一个刚刚经历离别、醉酒的伤心人在夜将尽时见到的伤心残景。友人已经不在,剩下红烛在孤寂中摇曳,又平添几分伤心。
(5)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相结合:上片以直接抒情为主,直接表达自己对友人已远离的愁怨;下片以间接抒情为主,通过描写黄昏庭院的花谢、燕归来表达自己无法消解的哀怨。
(6)虚实结合:上片以实写为主,写眼前的孤寂,情懒;下片以虚写为主,“海棠开后”三句,是主人公在意识到分别已经是一种事实之后,想象到即使到了暮春,燕子都归来了,友人也不会归来。(与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似)
本题解析:
小题1:这首《忆故人》词意与调名相仿佛,为代言体形式,写的是一个痴情女子对故人的忆念。全词深情谴绻,感人至深。属于婉约风格。2分
小题2:首四句写女主人公深夜酒醒时的情景。这里的倒叙不是平铺直叙地回忆,而是在人物抒情时将往事自然而然地带出来,这样就比客观地描述要生动得多,感人得多。“此词不主故常,刬尽华藻,直抒胸臆,纯以情语见长。离恨远至天涯,表明她的思绪也跟踪故人而去,其情之深挚,露于言表。
下片起句用了一个典故,暗示幽会之后,故人音讯杳然。以下几句时间跨度较大,即从夜阑酒醒,到这时的倚阑远眺,再到黄昏时的庭院。在这长长的过程中,她几乎无时无刻不在思量。此词意境空灵幽丽。 “东风”二字,勾勒出她在特定的氛围中苦盼的神情,丰神独具,颇有韵味。词最后以景语作结。“海棠开后”,是说花落春残,象征女子的芳华易逝,境已惨矣;“燕子来时”,是以归燕反衬故人之未归,激发和增添女子之离思,情更凄然。此处化用晏殊《破阵子》之“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把“梨花”易为”海棠”,并压缩为一联四言偶句,以更为凝炼的词笔表现人物的伤春之感和念远之情。这两个并列的句子一写花,一写鸟,原为两景,接着“黄昏庭院”一句,便把两景融合在一个统一的意境中,自然浑成,思致渺远,真可谓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本诗可以鉴赏的艺术手法很多,还可以从修辞、用典、炼字等角度赏析,言之成理即可。答完整1点计2分,答完整3点计6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7分)
江乡故人偶集客舍
戴叔伦
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 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
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 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
小题1:颈联“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怎样的感情。(3分)
小题2: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好?有怎样的表达效果?(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这两句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1分)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1分)。
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和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长”和“畏”。“长”意即永远沉醉不愿醒来,只有在这样的境界中,才能忘
却飘零之苦,暂得欢愉;侧面表现了流离的痛苦。“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
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情与景的关系。暗鹊、寒虫带有悲凉的况味。羁旅一般都有思乡。整理
答案,可用通过什么景,表现了什么痛,表达了什么情。
小题1:本题考查“炼字”。一个字乃是诗眼,先解析表面意思,再联系诗词解析诗中意。
找出字1分,分析2分,情感1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6分)
春 ?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 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 故穿庭树作飞花。
(1)在诗歌一、二两句中,哪些字眼最能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诗歌三、四两句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都”“惊”二字最能表现诗人的思想感情。“都”字流露的是诗人对春来过晚、花开太迟的遗憾和抱怨之情。“惊”表达了诗人在久盼的春色终于来临后的新奇、惊讶、欣喜之情。
(2)主要运用了拟人的表现手法。“却嫌”“故穿”,把春雪拟成人,使雪花也仿佛具有了人的美好愿望与灵性,同时这穿树飞花的春雪似乎也给人以春的气息,为诗歌增添了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渲染出了热闹而喜悦的气氛。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