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诗歌鉴赏。
【双调】水仙子·夜雨
徐再思
?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①。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
【注】①叹新丰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书?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睬他,备受冷落。
(1)本曲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的运用对诗歌主题的表达有何帮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落灯花棋未收”一句描写了纷纷落下的灯花余烬(jìn物体燃烧后的剩余)及散乱的棋局,结合诗的下一句“叹新丰孤馆人留”,说说这一描写营造了怎样一种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意象:梧桐叶、芭蕉、灯花(余烬)和散乱的棋局,这些意象更好地表达了作者(游子)羁旅的愁思与惆怅。
(2)这句从侧面表现了作者梦前以棋解闷,梦后独对孤灯时百无聊赖的情怀,营造了孤寂、惆怅、凄清的意境。(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的题。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
方?干
举目纵然非我有,思量似在故山时。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
凉月照窗欹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
1、颔联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结合全诗说说蕴含了什么样的感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写了傍晚时分?(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不已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鹤飞蝉鸣的景象。寄寓了怀才不遇、虽自视清高脱俗而又无可奈何的感慨。
2、①内容上,点出内心隐痛的原因:怀才不遇、仕途不畅,旅居异地、思念故乡。
②形式上,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名句默写(15分):
1.桑之落矣,??。?,三岁食贫。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西当太白有鸟道,?。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5.?,此时无声胜有声。
6.夜深忽梦少年事,?。
7.假舆马者,?,?;
8.人生如梦,?。
9.元嘉草草,?,?。?
10.廊腰缦回,?;各抱地势,?。
参考答案:1.其黄而陨。自我徂尔,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可以横绝峨眉巅。4.猿猱欲度
愁攀援。5.别有幽愁暗恨生,6.梦啼妆泪红阑干?7.非利足也,而致千里?8.一尊还酹江月。9.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0.檐牙高啄;钩心斗角。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陨”“徂”“舳舻”“阑干”“酹”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谒金门?送康伯桧
张元幹
清光溢,影转画檐凉入。风露一天星斗湿,无云天更碧。
满引送君何惜,记取吾曹今夕。目断秋江君到日,潮来风正急。
小题1:词上片描绘的环境有什么特点?(2分)
小题2:“风露一天星斗湿”中的“湿”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2分)
小题3:“目断秋江君到日,潮来风正急”句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表达情感。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凄清、寥廓(阔远)。(2分。每点1分)
小题1:形象地表现了夜露之重,也渲染了离别的伤感。(2分。每点1分)
小题1:“目断秋江”实写目送友人远去时的景象(1分),“潮来风正急”是虚写(想像)友人到达时的景象(1分)。虚实结合,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关切(担忧)之情(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答“凄清”、“阔远”两个角度的同义词即可。
小题1:“夜露重”、“离别的伤感”两个角度各1分;另答“想象奇特”也可得1分。
小题1:虚(想象朋友到达时的“潮来风正急”景)、实(朋友走时的“目断秋江”景)的说明各1分,对朋友的关切、担忧等类似情感正确均得2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琵琶行》诗句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停欲语迟。”该句表现了诗人对弹奏者的尊重,“欲语迟”三字,用语精练,直接刻画出琵琶女的持重和绝不轻浮的性格特征。
B.“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不仅表现了诗人热情相邀、急于相见的心情,又精练而细腻地表现了琵琶女此时的矛盾复杂的心情,本不愿出场又迫不得已。“半遮面”是一处很典型的细节描写,也是一个特写镜头,生动地表现出琵琶女的羞涩情态。
C.“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是描写琵琶女调弦校音的动作,进而表现她此时已进入乐曲的境界之中,也显示了琵琶女演奏的才能和丰富的感情。
D.“轻拢慢捻抹复挑”,写出了琵琶女指法的娴熟。轻轻的拢,慢慢的捻,一会儿抹,一会儿挑,一连串的动作,具体地表现了琵琶女扣弦、揉弦、顺弦、回拨弦的动作熟练,技艺精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A项人物未出场露面,应是个人感受,并非直接刻画。对于课内所选的经典作品,无论内容还是表达技巧平时学习时要好好落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