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全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 ]
A.终老不复取
箱帘六七十
感君区区怀
B.始尔未为久
君既若见录
汝可去应之
C.举手长劳劳
蒲苇韧如丝
府吏见丁宁
D.府吏见丁宁
虽与府吏要
摧藏马悲哀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已而,然后)? 我何渡为(句末语气助词)
何其衰也(为什么)? 其土欲故?(旧)
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应当,一定)? 因其固然(依照)
则遂取以来(顺利)? 理,?非吾业也?(事业)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用)? 汝殁以六月二日(在)
殆有神护者(几乎)? 大类女郎也?(像,?动词)
D?.抑别有疾而至斯乎(还是,或者)? 迨诸父异爨(等到)
岂独竹乎(难道)? 比去,?以手阖门?(等到)
3、阅读题 阅读材料,完成后面题目(10分)
无极,无有一极也,无有不极也。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犹得也储天下之用给天下之得者举无能名言之。天曰无极,人曰至善,通天人曰诚,合体用曰中,皆赞辞也,知者喻之耳。喻之而后可与知道,可与见德。(选自清·王夫之《船山思问录》,有删节)
小题1:用斜线“/”给下面画线的文言文断句。(限 6 处)(6 分)
行而后知有道道犹路也得而后见有德德犹得也储天下之用给天下之得者举无能名言之。
小题2:王夫之和?以及?并称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2分)
小题3:王夫之所认为的“喻之”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4、阅读题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
问题:(1)这一章中,孔子认为,一个人要尽孝,应该怎样做?
(2)你如何看待孔子的观点?(5分)
5、阅读题 古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共12分,选择题每题2分)
未几,贾余庆等以祈请使诣北。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予分当引决,然而隐忍以行。昔人云:“将以有为也”。
至京口,得间奔真州,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约以连兵大举。中兴机会,庶几在此。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穷饿无聊,追购又急,天高地迥,号呼靡及。已而得舟,避渚洲,出北海,然后渡扬子江,入苏州洋,展转四明、天台,以至于永嘉。? ( 《指南录后序》)
然五人之当刑也,意气扬扬,呼中丞之名而詈之,谈笑以死。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卒与尸合。故今之墓中全乎为五人也。
嗟夫!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且矫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待圣人之出而投缳道路,不可谓非五人之力也。?
(《五人墓碑记》)?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而不在使者之目 目:眼目
B.穷饿无聊无聊:没有依靠
C.草行露宿草:在荒草间
D.买五人之头而函之函:用匣子装
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以至于永嘉
B.留二日,维扬帅下逐客之令素不闻诗书之训
C.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然而隐忍以行
D.北驱予并往,而不在使者之目夜则以兵围所寓舍,而予不得归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