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古代诗歌鉴赏》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8-22 11:03: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社日  
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1.全诗在写“社日”景象上突出运用了什么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内容?
2.首二句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山村景色?起到了什么作用?


参考答案:
全诗在写“社日”景象上突出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题为“社日”,但全诗没有一字正面写作社的情景,而是选取富有典型意义和形象暗示作用的生活细节写社日景象。诗歌通过描写山村节日的欢乐情景,表达了对山村农民辛勤劳动带来的富裕生活的赞美。
首二句通过对“稻粱肥”的村外迷人风光及村内“豚栅鸡栖”富庶景象的描写,展示了一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山村丰收图景,渲染节日的喜庆气氛。(门“半掩”这一细节表明山村民风淳厚、丰年富足,同时也暗示村民都不在家,人们都参加社日去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①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②,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①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的丞相张九龄。
②云梦泽:水泽名,约为今洞庭湖北岸一带地区。
(1)颔联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请作赏析。(4分)
?
(2)颈联和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
?


参考答案:(1)用了夸张手法上句写出湖的丰厚蓄积,仿佛广大的云梦泽地带,都受了湖的滋润;下句写出湖水澎湃动荡,似乎撼动了岳阳城。上句突出湖的浩阔,下句突出湖的气势。(4分)
(2)不甘心闲居无事,希望出仕求官,只不过找不到门路,希望得到张丞相的引荐。(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限选其中的5个小题作答,如答题超过5个,按所答的前5个小题计分)(5分)
小题1:?,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2:?,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小题3:山寺钟鸣昼已昏,?。(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小题4:??,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小题5:君子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小题6:?,风飘飘而吹衣。(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小题7:?,分明怨恨曲中论。(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小题8:?,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周邦彦《苏幕遮》)


参考答案:
小题1:萧关逢候骑?小题2:又闻子规啼夜月
小题3:渔梁渡头争渡喧?小题4:潦水尽而寒潭清
小题5:学不可以已?小题6:舟遥遥以轻飏
小题7:千载琵琶作胡语?小题8:叶上初阳干宿雨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满江红
辛弃疾
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春正好,见龙孙穿破,紫苔苍壁。乳燕引雏飞力弱,流莺唤友娇声怯。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把古今遗恨,向他谁说?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听声声、枕上劝人归,归难得。
[注]①龙孙:竹笋的俗称。
1.上阕词人赞美“春正好”,好在何处,请一一找出。
?
2.“问春归、不肯带愁归,肠千结”用了哪些修辞方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境?
?
3.下阕词人具体细致地抒写被春天触动的愁和恨。“春山”“烟波”象征什么?“古今遗恨”
如何理解?
?
4.这首词与词人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都属政治抒情词,就表达方法而论,有什
么区别?
?
5.这首词在在遣词用句方面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选取你最欣赏的一例加以说明。
?


参考答案:
1.点火樱桃、荼縻如雪,龙孙穿破、乳燕引雏,流莺唤友?
2.拟人和夸张?春归牵动了词人满怀的愁与恨,这怨春之语表现了词人抑郁不堪的繁乱心境。?
3.春山、烟波象征祖国的分裂,象征政局的险恶,象征词人执着追求抗金复国所遇到的重重困难?古今遗恨词人侧重今之恨:中原失陷、祖国分裂之恨?
4.《永遇乐》直抒胸 臆,以慷慨豪放见长;这首词曲达心意,以清丽幽婉见长?
5.下阕“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中的“不传”“叫断”是点铁成金之语,凄切地传达出思家念远之悲?上阕“点火樱桃照一架、荼縻如雪” 犹如彩色影片的特写镜头园林之中灿烂的春色被推到了读者的眼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1)这两首诗分别是刘禹锡《金陵五题》的第一和第二首,两首诗的第一联分别描写了古迹怎样的环境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两首诗第二联在意象选择上的异曲同工之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石头城》第一联描写石头城四周山石依旧耸立,江潮拍打空城后寂寞退去的情景,突出了古迹荒凉冷落的特点;第二联写出了乌衣巷旧址边野草丛生,夕阳残照的景象,渲染出古迹破败萧条的特点。(意对即可)
(2)《石头城》第二联选择了“月亮”这个意象作为历史的见证,以月亮的亘古不变来反衬历史的兴衰更替;《乌衣巷》选择了“燕子”这个意象,并发新奇之想,想象眼前的燕子由六朝飞来,见证由名门望族到寻常百姓的人事变幻。两首诗的第二联虽然选择的意象不同,但两个意象都贯穿古今,都反衬出了历史的变迁,给人以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文学类文本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