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8-22 11:20:2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盼?望
艾?青(1979年3月上海)
一个海员说,/他最喜欢的是起锚所激起的/那一片洁白的浪花……
一个海员说,/最使他高兴的是抛描所发生的/那一阵铁链的喧哗……
一个盼望出发/一个盼望到达
诗人抓住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两个瞬间时场景,从视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塑造艺术形象,所选取的两位海员的心态尽管不同,但他们的愿望却相同,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空字数不得超过10字)(每空2分)


参考答案:轮船起锚出发(或“出发”都可以);到港抛锚(或“到达”);对航海事业的无限热爱。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注意“瞬间时场景”,文中出现的就是起锚和抛锚时的场景,后一处强调“愿望”,考查“愿望”是什么。根据“最喜欢的” “最使他高兴的”“盼望”可知两个船员都对航海事业热爱。
点评:解答类似的填空式问题要仔细扣住题目中前后句的要求,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同时结合相应的文章或诗歌内容分析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诗歌,完成问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注】这首诗是作者第一次被贬郎州(今湖南常德)时所作。
(1)试分析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的一个突出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对“秋日”是怎样的态度?从中可以看出他怎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一、二句对比鲜明,在对比中显现作者的态度。②三、四句虚实结合,由实入虚。③“晴空一鹤排云上”一句,即景抒情,情景交融,用鲜明的形象来表现感情。
(2)作者一反过去诗歌的“悲秋”习惯,而断言“秋日胜春朝”,从中可以看出作者身处逆境却奋发向上的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和思想感情。(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在表达离别之情时使用了哪些手法?试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诗最后一句在《唐文粹》中是“望君空伫立”,你认为是“犹”字好,还是“空”字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①借景抒情,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凄清景象,传达了作者感伤之情;②直抒胸臆,颔联直接点出“伤离”“愁”的情感;③细节描写(动作描写),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意对即可)
2.观点一:“犹”字好。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犹”字侧重表现伫立时间之长,以及作者主观上的不愿离去,写出了不舍的深情。
 观点二:“空”字好。“空”字表明朋友的孤舟在视野中已经消失,作者空对无际的天水。“空”字侧重表现出作者失神落魄的神情,更强烈传达出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徐志摩《沙扬娜拉——赠日本女郎》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A.第一诗句中的“温柔”描绘了日本女郎的情态美,欲言又止,含情脉脉地低头鞠躬,贤淑,温存,庄重。
B.第二诗句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气氛孤单凄凉。
C.第三诗句运用了重叠的手法,写出了女郎的深情呼唤以及美好的祝愿。
D.此诗以“送别”为题刻画了女郎的形态和内心活动,既有语言描写又有动作描写,更有缠绵的情志。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要注意回忆课堂所学知识,同时学会运用排谬法,得出正确答案。题中,B项不当之处在于:“诗中的‘水莲花’是此诗的主要意象,诗人用它来衬托女郎在离情别绪的笼罩下难以忍受的内心痛楚”的说法不准确,诗歌中体现出来的是淡淡的离愁。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己合数重围。
突营射杀呼延【注】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呼延:匈奴四姓贵族之一,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1)首联描写铁衣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边将形象?是怎样刻画的?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描写边将身上的铁甲都已碎了,留下了累累的刀瘢箭痕。从总的方面点明这位边将征战时间之长和所经历的战斗之严酷,为下文具体描写边将的勇猛善战作了铺垫。
(2)刻画了一位无比英勇的边将形象。诗歌是通过边将参加一次紧张的突围战来刻画的,“数重围”点明全军已陷入可能彻底覆没的绝境,突闯营阵时首先射杀敌军统帅使敌军陷于慌乱,暗点边将作战经验丰富,“独领残兵”而归突出了边将压倒敌方千军万马的顶天立地的威武之势。(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