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①齐贤以手画地,条陈十事 ②齐贤至,活其失入者五人 ③推求前代铸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以为定式 ④索牒视之,率非首犯,悉伸其冤抑 ⑤皆前代弊政,齐贤悉论免之 ⑥齐贤居使职,勤究民弊,务行宽大 A.①⑤⑥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①③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1)到朝廷当面陈述这件事,奏报详尽确实,议政的人不能更改。
(2)有池榭松竹的美景,每天与亲戚朋友在其间饮酒赋诗,心情非常旷达闲适。
本题解析:
小题1:(称:符合。)
小题1:(①写张齐贤向宋太祖出谋;③写张齐贤改革铸钱方法。)
小题1:(“从此江南的犯罪减半”与原文不符,应是“从此江南押到京城的罪犯减少大半”。)
小题1:
(1)(得分点:“诣”,到,1分;“阙”,朝廷,1分;“面”,名词做状语,当面,1分;“夺”,改变,1分;大意1分。)
(2) (得分点:“盛”,美景,1分;“日”,每天,1分;“觞”,饮酒,1分;“意”,心情,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张齐贤,曹州冤句人。孤苦贫寒努力学习,有远大志向。太祖到西都,张齐贤以平民身份到马前献策,召至行宫,张齐贤用手画地,陈述十项事。其中四项论述符合旨意,张齐贤固执地认为都很好,皇上发怒,命令武士把他拉出去。回京后。对太宗说:“我到西都,仅得到一个张齐贤罢了。我不想给与他官爵,以后可以让他辅佐你任宰相。”
太宗选拔进士,于是张齐贤以大理评事通判衡州。当时本州审讯强盗,定罪都应处死,张齐贤到后,救活其中误入的五人。从荆渚到桂州,水路驿传役夫数千户,因邮传劳役而困苦,衣食大多不足,论述奏请减免一半。
为江南西路转运副使,冬,改授右补阙,加官正使。张齐贤任职后,询问得知饶州、信州、虔州是出产铜、铁、铅、锡的地方,查考前代的铸造方法,取饶州永平监所铸作为固定方法,每年铸钱五十万贯,共享铜八十五万斤,铅三十六万斤,锡十六万斤,到朝廷当面陈述这件事,奏报详尽确实,议政的人不能更改。
在此之前,各州罪人大都押送京城,途中死亡的常有十分之五六。张齐贤在路上遇到南剑、建昌、虔州押送的人,索取文书查看,都不是首犯,全部为他们陈述冤枉。于是极力向朝廷进言,此后凡押送囚犯到京城,请求委派精明的官吏审问,不确实,就惩处原来审问的宦员。从此江南押送的罪人减少大半。
在此之前,江南各州的百姓,居住官府土地的有地房钱,吉州沿江地区即使被淹没,还得交纳勾栏地钱,编造木排居住在水上的称为水场钱,都是前代的弊政,张齐贤全部奏论免除。
当初,李氏占据江南,民户缴纳税钱三千以上的每户出壮丁一人,脸上刺字,自备武器盔甲交给官库,出征就发给他,每天支取粮食二升,称为义军。归附以后,都放回乡务农。到这时,谏官认为这些人长期在军队,不喜欢从事农耕,请求派遣使臣选择编入军队,连同他们的家属送到京城。张齐贤上言:“江南义军,本来都是善良的百姓,横遭黥面发配,无法逃避。光复之后,就放回家乡务农,长期蒙受朝廷感化,全都乐于农业。如果按户查找,就会受惊扰。法令贵在连续,政治崇尚清静,前画的敕令已经放回从事农业,不如暂时沿用旧制。”张齐贤官居转运使之职,勤于探究民政弊病,实行宽政,江左的人对他思念不忘。召回,为枢密直学士,提拔为右谏议大夫、签书枢密院事。
返回洛阳,得到裴度的午桥庄,有池榭松竹的美景,每天与亲戚朋友在其间饮酒赋诗,心情非常旷达闲适。去世,享年七十二岁。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平当字子思,祖父以訾百万,自下邑徙平陵。当少为大行治礼丞,察廉为顺阳长,枸邑令,以明经为博士,公卿荐当论议通明,给事中。每有灾异,当辄傅经术,言得失。文雅虽不能及萧望之、匡衡,然指意略同。
自元帝时,韦玄成为丞相,奏罢太上皇寝庙园,当上书言:“《孝经》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莫大于严父,严父莫大于配天,则周公其人也。’高皇帝圣德受命,有天下,尊太上皇,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孝之至也。《书》云:‘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传于亡穷。’”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
顷之,使行流民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徕有意者,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所过见称,奉使者十一人为最,迁丞相司直。坐法,左迁朔方刺史,复征入为太中大夫给事中,累迁长信少府、大鸿胪、光禄勋。
先是太后姊子卫尉淳于长白言昌陵不可成,下有司议。当以为作治连年,可遂就。上既罢昌陵,以长首建忠策,复下公卿议封长。当又以为长虽有善言,不应封爵之科。坐前议不正,左迁钜鹿太守。后上遂封长。
哀帝即位,征当为光禄大夫诸吏散骑,复为光禄勋,御史大夫,至丞相。以冬月,赐爵关内侯。明年春,上使使者召,欲封当,当病笃,不应召。室家或谓当:“不可强起受侯印为子孙邪?”当曰:“吾居大位,已负素餐之责矣,起受侯印,还卧而死,死有余罪。今不起者,所以为子孙也。”遂上书乞骸骨。上报曰:“朕选于众,以君为相,视事日寡,辅政未久,阴阳不调,冬无大雪,旱气为灾,朕之不德,何必君罪?君何疑而上书乞骸骨,归关内侯爵邑?使尚书令谭赐君养牛一,上尊酒十石。君其勉致医药以自持。”后月余,卒。(节选自《汉书·卷七十一》,有删改)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正稽古建功立事,可以永年——稽:计较
B.顷之,使行流民幽州——行:巡视
C.上既罢昌陵,以长首建忠策——建:献
D.遂上书乞骸骨。上报曰——报:答复
2.下列句子中,全部表明平当深受皇上重用的一组是(? )
①后嗣所宜尊奉以广盛德②上纳其言,下诏复太上皇寝庙园③以冬月,赐爵关内侯
④复下公卿议封长⑤还卧而死,死有余罪⑥君其勉致医药以自持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④⑤⑥
D.②③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平当年轻时就开始做官并经常得到提拔,因通晓经书而被任命为博士,他论议事务通透明畅,每当发生灾情异象,总是引经据典并分析得失。
B.丞相韦玄成上奏朝廷停止修建太上皇寝庙园,平当上书反对,并引经据典阐述理由,皇上最终听取了他的奏议,下诏继续修建太上皇寝庙园。
C.太后的姐姐的儿子卫尉淳于长说昌陵不可建成,皇上就下诏官员奏议,平当虽然赞同淳于长的观点,但反对策封淳于长,因此被贬官。
D.平当家中有人认为平当应该接受侯印,平当向家人说明拒绝受封的理由并上书辞官,皇上安慰他并赐给他牛和美酒,要他好好养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言勃海盐池可且勿禁,以救民急。所过见称。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年春,上使使者召,欲封当,当病笃,不应召。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D
3.C
4.(1)(向他们)说明勃海盐池尚可使用,姑且不要禁止,以此来解救百姓的患难。(平当)所到之处都受到称颂。
(2)第二年春天,皇上派使者召见(平当),想册封平当,平当病情严重,没有前去应召。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4题。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暑,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令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鸟鸟私情,愿乞终养。匪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宠命优渥——宠:恩荣
B.听臣微志——听:听信
C.日薄西山——薄:迫近
D.更相为命——更:交互
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②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③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
A.①与②相同
B.①与③相同
C.②与③相同
D.①②③都不同
3.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①因为这些个人私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②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楚。
B.①因为这些个人私情,使我不能废止奉养祖母而远离。②天地神明实际上也能照得清清楚楚。
C.①这是因为个人私情而不能废止远离。②天地神明实在也都看得清清楚楚。
D.①这是因为这些个人私情而不能废止远离。②天地神明实际上也能照得清清楚楚。
4.第1段选文中画线的句子,作者意在表达什么?他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B
3.A
4.作者不是自命清高,择主而事,也想官职显达。目的在于不至引起当权者猜忌,引来杀身之祸。(意思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与“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宜悉王诸功臣
B.沛公欲王关中
C.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D.八方归附,四夷来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古代诗歌鉴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