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这则报道,把它概括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个字。
? 辽宁文物考古工作者经过4年的考察证实,战国、西汉、秦朝、明朝4个历史时期均在抚顺修筑过长城。据抚顺市博物馆长萧景全介绍,抚顺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发现10多座汉代遗存土筑墩台后,又发现60多座连线分布的墩台遗址。?这些墩台周围散布着许多西汉时期的板瓦、陶器、铁器。考古专家由此确认这些墩台是西汉早期的长城障塞遗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抚顺发现四朝代长城遗址。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则报道,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重庆市叫停对市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跆拳道和散打等特长生的高考加分照顾。重庆市的这一做法引起社会的强烈反响,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材料二:浙江某校因航模比赛获高考加分的学生,多来自权势家庭,这一消息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人们对高校招生加分政策的公平性问题提出质疑。
【小题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3分)
【小题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加以简要阐述。(字数不低于80个,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高校招生加分政策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意思对即可)(3分)
【小题2】高校招生中的特长生加分政策,是鼓励学生注重全面素质提高的一项有力措施(1分)。笼统叫停部分特长生加分政策,可能导致学生和家长降低对综合素质的关注度(1分)。当然,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高考加分政策在某些地方成了一部分人以权谋私的工具,所以我们呼吁教育主管部门规范程序,强化监督,严惩违规,不给造假者以可乘之机,使高考加分政策鼓励学生全面发展的意图得到更充分的彰显。(1分) (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 3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要想概括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需要对上述两则材料进行归纳,找出它们的相通的地方,然后组织语言即可。上述两则材料都是针对高考加分现象而发表的看法。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
点评:这种形式也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这种压缩就要按部就班地对内容较为丰富、文字较多的语段进行分层、分段提取要点,然后进行整合,最后用简洁的文字概括出来。
【小题2】对于同一个现象,不同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无论是什么观点,一般情况下,应该一分为二去看待,千万不要一刀切。
考点:语言表达鲜明。
点评:在短评时,作者要抓住事物的核心,用正确的世界观进行辨析思考,通过剖析这些表面看来细小,实则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倾向性的具体现象,兴发于此,而意归于彼,大胆干预现实生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如果“尊重原著”,只是汲汲于人物年龄,汲汲于唱了几出昆曲,汲汲于瓷器、发型、3D的传统建筑,那么,中国传统,也可能成为符号的堆砌: , , ,
, 。从某种程度上说,新版《红楼梦》之病,或许也正是我们在理解传统、尊重传统时的误区与盲区。
①正如挂满了折扇、脸谱和中国结,也不过是仿古街的纪念品摊位
②即便有金玉良缘或是木石前盟,也只是一部古装的《流星花园》
③画卷、水袖、武术、龙……
④正如缺少了命运的悲剧感
⑤没有了传统文化、思想的支撑,这些不过是一堆零散的符号
A.①③⑤④②
B.③⑤①④②
C.③⑤④②①
D.①④②③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