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对诗的内容、表达技法、语言作简要的分析。
喜见外弟①又言别
李益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
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②事,语罢暮天钟。
明日巴陵③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沧海:比喻世事的巨大变化。③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
(2)全诗采用白描手法。
(3)以凝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描写,再现了乱离中人生聚散的典型场面,抒发了真挚的至亲情谊,读来亲切感人。(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11分)
春?晓?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田 园 乐 ?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小题1:比较两首诗歌,说出它们描写景物的不同特点。(5分)
小题2:结合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请简要分析说明他们各自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孟诗从听觉角度描写春天景色,重点写的是鸟啼声和风雨声。王诗描绘景物的色彩和形态,用“红”“绿分别描绘桃花和柳条,以“含宿雨” 写出桃花被雨滴滋润的形态,以“带朝烟”写出绿条笼罩在朝烟中,袅娜迷人。(找出其他不同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例如第一首写春之“闹”,第二首写春之“静”)
小题2:第一首因有“风雨声”而问“花落知多少”,表现诗人惜爱春花、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第二首有“花落未扫、山客犹眠”的词句,表现诗人追求闲适宁静的生活情趣。(也可以说出他们的相似点,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忆秦娥?娄山关? 1935年2月?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A.“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炼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军娄山关的时间、气候和环境,而且为下面进军的壮行演染了气氛。
B.“马蹄声碎,喇叭声咽”,这里“碎”字表现了马蹄踏在结了霜冻的岩石上发出的细碎、杂乱的声音,“咽”字表现军号声在寒冷的西风中抖动振荡,时高时低,时断时续,犹如气咽难喧的实况。用字之妙,深得词学家赞赏。
C.“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深刻内涵是:虽然革命力量被“右”倾错误葬送殆尽,但我们要以遵义会议为新的起点,再从头走起,走向长征的胜利,走向革命在全国的胜利。
D.词中晨景雄浑凄清,黄昏景色壮阔悲凉,加上行军的艰难和战斗胜利后豪迈之中兼有的历史沉重感,构成了深沉厚重、悲壮慷慨的意境,十分耐人寻味,具有英雄史诗般的格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虽然革命力量被‘右’倾错误葬送殆尽”,说法有误,这里“右”倾,应为“左”倾。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错 误
郑愁予
我打江南走过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寂寞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 注 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注:跫(qión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问题。
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
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
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
注:蔡家亲:指表亲。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二句侧重写荒村贫居的环境,秋夜沉沉,荒野空寂,旧业困顿,左右无邻。为全诗笼
上了一层冷寂悲凉的气氛。
B.五句中“独沉久”三字写自己长期离群索居,孤独落寞;六句中一个“愧”字流露出自
己处境困窘对卢纶无以为报的心情。
C.尾联写人的一生中与朋友相处总是会有聚有散的,就连亲戚间也难以避免。表现出了诗
人的达观情怀。
D.全诗描绘画面由远及近,由物到人;题目虽有“喜”字,但诗中却喜中含悲,悲中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