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①宏请勤政、务学、纳谏?②宏因当 奏辨,据法正之?③宏驰使诉于朝 ④宏数劝帝革武宗弊政?⑤宏请断自十年以后?⑥宏亦竭诚无隐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2:B
小题3:D
小题4:①钱宁暗地与朱宸濠勾结,想与费宏交好,赠送彩帛以及其它珍玩。费宏拒绝接受。(关键词“党”“交欢”“拒却”各1分,句子大意2分。)
②费宏与李时一起被皇帝召见进了无逸殿,皇帝和他们游览了殿堂,谈笑自然,过了一会儿才出去。(关键词“偕”“周览”“移时”各1分,句子大意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中进行理解,根据文本“索宏不得,发宏先人冢,毁其家。宏驰使诉于朝。”可知李镇找不到费宏便挖掘费宏先人的坟墓,来引出费宏。
小题2:此题要求筛选出费宏“正直敢谏”的事例,②费宏纠正了朱当凉夺取朱当潩应继承爵位的事,③费宏告发别人,⑥是费宏回答皇帝的咨询。
小题3:首先到原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句子,在翻译的基础上进行比较,仔细甄别选项与原文异同,尤其是一些关键词的意思。
D项原文“当凉怒,诬宏受赂,宏不为动。”,朱当凉诬告费宏受贿,费宏并未因此离职。
小题4:翻译题一般采取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前,可有意识地去找该句的采分点,采分点一般为重要的常见的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这两句都是抓住实词来考查的。
钱宁、党、宸濠三个词均为名词,一般中间一个词类活用,“党”名词做动词,结交;交欢:交好拒却:拒绝接受。
②偕:偕同,一起;周览:到处游览;移时:过了一会。
【参考译文】
费宏,字子充。刚成年,就考中成化二十三年进士第一,授官修撰,正德五年,进升尚书。皇帝沉湎于安逸享乐,早朝、日讲一并废除。费宏请求勤政、务学、纳谏,天子批复:知道了。鲁府邹平王的儿子朱当潩应当继承父亲爵位,被弟弟朱当凉夺取已经多年了。费宏因朱当潩上奏辩白,便依法纠正。朱当凉愤怒,诬陷费宏受贿,费宏不为所动。钱宁暗地与朱宸濠勾结,想与费宏交好,赠送彩帛以及其它珍玩。费宏拒绝接受。朱宸濠图谋恢复护卫,普遍贿赂朝中显贵,获得了钱宁和兵部尚书陆完的支持。费宏的堂弟编修费寀,他的妻子与朱宸濠的妻子是姐妹。知道此事后,告诉了费宏。费宏上朝时,陆完迎面询问说:“宁王请求护卫,可以恢复吗?”费宏说:“不知当时革除护卫是因为什么缘故?”陆完说:“现在恐怕不能不给予。”费宏严厉地拒绝了。等到宦官拿着奏章到内阁,费宏极力说不应当给予,最终下诏给予了。于是朱宸濠与钱宁合流,而怨恨费宏。钱宁多次侦查费宏的事没有收获。因御史曾经弹劾费 不应当留在翰林,就指为费宏的罪行。费宏请求退休。钱宁派骑士尾随费宏之后,到达临清,烧毁他所乘之船。费宏回乡,闭门谢绝宾客。恰逢费宏的族人与同乡奸人李镇等打官司,朱宸濠暗中命令李镇杀费宏。李镇寻找费宏没有得到,挖掘了费宏先人的坟墓,捣毁了他的家。费宏派使者快速向朝廷汇报,朝廷交与巡抚孙燧巡察情况,这才派兵剿灭。世宗即位,派使者到家起用费宏,加封少保,入京辅政。费宏多次劝皇帝革除武宗弊政。“大礼”之议,众臣极力与皇帝争论,皇帝不能忍受。费宏只在公疏上署名,不曾另外进谏。户部商议督收正德年间拖欠的赋税,费宏请求从十年以后开始算。皇帝听从了。大同兵变,张璁请求征讨。费宏说:“征讨若取胜,玉石俱焚;不胜,对方将据城而守,损害威严就多了。不如静观变化而后慢慢策划。”事变果然不久就平定了。当时,张璁掌权,张璁由郎署进入翰林,突然官至詹事,满朝大臣都厌恶他,费宏常常示以制裁抑止,张璁也大为怨恨。到了张璁居官兵部,费宏也接连上疏请求退休,皇帝便下褒美嘉奖的诏书安慰挽留,却始终不因此斥责张璁。于是奸人王邦奇受张璁的指使,上书诬告费宏。费宏终究辞职离去。十四年,张璁离职了,皇帝开始追念费宏。又派使者到他家里起用费宏仍任原职。从此眷顾待遇更为丰厚。费宏与李时一起被皇帝召见进了无逸殿,皇帝和他们游览了殿堂,谈笑自然,过了一会儿才出去。多次咨询,费宏也竭诚无所隐藏。不久,去世,年龄六十八岁。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许归,即欲治装东下。妻笑曰:“此去数百里,即有其地,恐土偶不可以共语。”许不听,竞抵招远。问之居人,果有邬镇。寻至其处,息肩逆旅,问祠所在。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许曰:“然。何见知?”又曰:“得勿客邑为淄?”曰:“然。何见知?”主人不答,遽出。俄而丈夫抱子,媳女窥门,杂沓而来,环如墙堵。许益惊。众乃告曰:“数夜前,梦神言:淄川许友当即来,可助以资斧。祗候已久。”许亦异之,乃往祭于祠而祝曰:“别君后,寤寐不去心,远践曩约。又蒙梦示居人,感篆中怀。愧无腆物,仅有卮酒;如不弃,当如河上之饮。”祝毕,焚钱纸。俄见风起座后,旋转移时,始散。夜梦少年来,衣冠楚楚,大异平时。谢曰:“远劳顾问,喜泪交并。但任微职,不便会面,咫尺河山,甚怆于怀。居人薄有所赠,聊酬夙好。归如有期,尚当走送。”居数日,许欲归。众留殷勤,朝请暮邀,日更数主。许坚辞欲行。众乃折柬抱襆,争来致赆,不终朝,馈遗盈橐。苍头稚子毕集,祖送出村。款有羊角风起,随行十余里。许再拜曰:“六郎珍重!勿劳远涉。君心仁爱,自能造福一方,无庸故人嘱也。”风盘旋久之,乃去。村人亦嗟讶而返。许归,家稍裕,遂不复渔。后见招远人问之,其灵应如响云。或言:即章丘石坑庄。未知孰是。
异史氏曰:“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余乡有林下者,家綦贫。有童稚交,任肥秩。计投之必相周顾。竭力办装,奔涉千里,殊失所望;泻囊货骑,始得归。其族弟甚谐,作月令嘲之云:‘是月也,哥哥至,貂帽解,伞盖不张,马化为驴,靴始收声。’念此可为一笑。”
1.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许归,即欲治装东下/治:整理。
B.环如墙堵/堵:堵塞。
C.众留殷勤/殷勤:热情而周到。
D.泻囊货骑/货:财物。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主人惊曰:“得无客姓为许?”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置身青云,无忘贫贱,此其所以神也。今日车中贵介,宁复识戴笠人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表现了王六郎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写的是许氏渔夫与王六郎的故事,作者在最后为什么写一个乡居不仕的人的经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
2.(1)主人惊讶地说:“客人您该不会是姓许吧?”
? (2)自己身处较高的地位,却没有忘记贫贱之交,这是他成为神的原因。如今车中坐着的地位高贵的人,谁还认得穿着破烂的贫穷的人呢?
3.本文突出表现了王六郎对朋友重情重义、富贵不忘、真诚无比的可贵品质。
4.用那个乡居不仕的人与许氏的不同经历作对比,揭示了现实社会中的人情淡薄,增添了对人生的悲凉感叹。(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张祜,字承吉,南阳人,来寓姑苏。乐高尚,称处士。骚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然不业程文。元和、长庆间,深为令狐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表荐,以诗三百首献于朝,辞略曰:“凡制五言,苞含六义,近多放诞,靡有宗师。祜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谨令缮录,诣光顺门进献,望宣付中书门下。”祜至京师,属元稹号有城府,偃仰内庭。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稹曰:“张祜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太过,恐变陛下风教。”上颔之。由是寂寞而归。遂客淮南。杜牧为度支使,极相善待,有赠云:“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祜苦吟,妻孥每唤之皆不应,曰:“吾方口吻生花,岂恤汝辈乎!”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如杭之灵隐、天竺,苏之灵岩、楞伽,常之惠山、善权,润之甘露、招隐,往往题咏唱绝。尝谒淮南李相,祜称“钓鳌客”,李怪之曰:“钓鳌以何为竿!”曰:“以虹。”“以何为钩?”曰:“新月。”“以何为饵?”曰:“以短李相也。”绅壮之,厚赠而去。初过广陵曰:“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大中中,果卒于丹阳隐居,人以为谶云。诗一卷,今传。卫蘧伯玉①耻独为君子,令狐公其庶几,元稹则不然矣。十誉不足,一毁有余,其事业浅深,于此可以观人也。尔所不知,人其舍诸稹谓祜雕虫琐琐,而稹所为,有不若是耶?忌贤嫉能,迎户而噬,略己而过人者,穿窬之行也。祜能以处士自终其身,声华不借钟鼎,而高视当代,至今称之。不遇者天也;不泯者亦天也,岂若彼取容阿附,遗臭之不已者哉。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卫蘧伯玉;卫国蘧(qú)伯玉,人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遂客淮南?客:客居
B.尝谒淮南李向?谒:拜见,请见
C.李怪之曰?怪:对……感到奇怪
D.十誉不足,一毁有余?毁:破坏,毁坏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A.(1)钓鳌以何为竿?(2)今以钟磐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B.(1)上因召问祜之词藻上下?(2)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C.(1)果卒于丹阳隐居?(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1)祜能以处士自终其身?(2)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11.以下六句话,全都说明张祜文学上有才能的一组是
①骚情雅思,凡知己者悉当时英杰
②久在江湖,早工篇什,研几甚苦,搜象颇深,辈流所推,风格罕及
③雕虫小巧,壮夫不为,若奖激大过,恐变陛下风教
④祜若吟,凄孥每唤之皆不应
⑤性爱山水,多游名寺…………往往题咏绝唱
⑥祜能以处上自终其身,声华不借钟鼎,而高视当代,至今称之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皇帝问张祜的诗时,元稹回答说张祜的诗只是一些花巧的东西,如果皇上奖励过多,恐怕于整个朝廷的文风无益。皇帝采纳元稹的意见,张祜扫兴而归。
B.杜牧任淮南节度使掌书记,很热情地接待了张祜,做诗送给张祜,诗中写道:“何人得似张公子,千首诗轻万户侯。”对张祜的不平遭遇表示了无限同情。
C.张祜性喜山水,多游名寺,所到之处,必有题诗绝唱。生前非常喜欢丹阳这个地方,曾做过诗:“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最后也是死在这里。
D.元稹忌贤嫉能,不是君子所为,为人所不齿;张祜虽然终身不仕,但诗名、才气冠绝当代,至今为人们称赞。因此作者评论说是非功过历史自有定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无和、长庆间,深为令孤文公器许,镇天平日,自草表荐,以诗三百首献于朝。
(2)吾方加吻生花,岂恤汝辈乎?
(3)卫蘧伯玉耻独为君子,令狐公其庶几,元稹则不然矣。
参考答案:
9.D? 10.D? l 1.B.? 12.B
13.(共10分)
(1)元和、长庆年间,(张祜)很受令狐文公器重赞许,令狐文公镇守天平时,亲自起草奏章推荐,把张祜所作的300首诗进献朝廷。(5分)
(2)我正在吟诗得意,哪里顾得上(或体恤)你们呢?(2分)
(3)卫国蘧伯玉以独自是君子为耻辱,令孤公大概也差不多这样,元稹却不是这样。(3分)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B、凝绝不通声暂歇——如听仙乐耳暂明
C、轻拢慢捻抹复挑——商人重利轻别离
D、凡一百一十六言——自言本是京城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