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问题。
游石门诗序
庐山诸道人①
石门在精舍南十余里,一名障山。基连大岭,体绝众阜,辟三泉之会,并立而开流,倾岩玄映其上,蒙形表于自然。故因以为名。此虽庐山之一隅,实斯地之奇观。皆传之于旧俗,而未睹者众。将由悬濑险峻,人兽绝迹,径回曲阜,路阻行难,故罕经焉。
释法师以隆安四年仲春之月,因咏山水,遂杖锡而游。于时众徒同趣,三十余人,成拂衣晨征,怅然增兴。虽林壑幽邃,而开途竞进,虽乘危履石,并以所悦为安。既至,则援木寻葛,历险穷崖,猿臂相引,仅乃造极。于是拥胜倚岩,详观其下,始知七岭之美,蕴奇于此。双阙对峙其前,重岩映带其后,峦阜周回以为障,崇岩四营而开宇。其中则有石台池宫馆之象,触类之形,致可乐也。清泉分流而合注,渌渊镜净于天池。文石发彩,焕若披面;柽松芳草,蔚然光目。其为神丽,亦已备矣。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霄雾尘集,则万象隐形;流光回照,则众山倒影。开辟之际,状有灵焉,而不可测也。乃其将登,则翔禽拂翮,鸣猿厉响,归云回驾,想羽人之来仪;哀声相和,若玄音之有寄。虽仿佛犹闻,而神以之畅。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退而寻之,夫崖谷之间,会物无主,应不以情,而开兴引人,致深若此,岂不以虚明朗其照,闲邃笃其情邪!并三复斯谈,犹昧然未尽;俄而太阳告夕,所存已往;乃悟幽人之玄览,达恒物之大情,其为神趣,岂山水而已哉!
于是徘徊崇岭,流目四瞩,九江如带,丘阜成垤。因此而推,形有巨细,智亦宜然。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不有哲人,风迹谁存!应深悟远,慨焉长怀。各欣一遇之同欢,感良辰之难再,情发于中,遂共咏之云尔。
【注】庐山诸道人,指东晋安帝时居住在庐山的一些僧人,具体姓名及生平均不可考。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基连大岭,体绝众阜——绝:超出
B.于时众徒同趣,三十余人——趣:同“去”
C.游观未久,而天气屡变——屡:多次
D.喟然叹宇宙虽遐——虽:即使
2.这篇诗序的行文思路是什么?请用简要的文字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
东晋时期,政治动荡,社会黑暗,那些受压抑的文人名士便避开现实,追崇佛教,向往自然,于是避世隐居,依恋山水渐成风气,游宴空谈也成习俗。反映在文章里,《兰亭集序》和《游石门诗序》两文都有一些游宴欢情之语。《兰亭集序》文有:“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足以极视听之乐也。”《游石门诗序》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文又都有悲叹之言。《兰亭集序》曰“修短随化,终归于尽”,“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游石门诗序》文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和课文均为东晋时代的诗序,两者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请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从石门所在、名称由来、出游年月、同游人数,写到石门的奇观胜迹、游者的感受,最后以佛理点题结束。(意对即可)
3.斯日也,众情奔悦,瞩览无厌……虽乐不期欢,而欣以永日。当其冲豫自得,信有味焉,而未易言也
乃喟然叹宇宙虽遐,古今一契,灵鹫邈矣,荒途日隔
4.相同点:①都有一些游宴欢情之语;②都注重对山水风光的细致描摹,且讲究辞采,注重骈对。
不同点:《兰亭集序》能正确地面对现实生活,不逃避现实,少空谈。《游石门诗序》充满了玄风与佛理。《游石门诗序》通篇都是丽辞骈句,雕章琢字;《兰亭集序》以灵活自由的散句为主,语言纯朴清新。(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B.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C.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D.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者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
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
B.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
衡乃诡对而出
C.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
D.拜送书于庭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翻译下面文言语段
夫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是以。俛噣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酸醎,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参考答案:见译文
本题解析:
蜻蜓还算小的,黄雀也是如此啊。他俯身啄食白米粒,飞上茂密的树上?息,不时地拍打着翅膀奋飞,自以为不会有灾祸,跟谁也没有争端。哪知那些公子王孙,左手持着弹弓,右手握着弹丸,正要从七八丈高的天空中捕捉自己,并已瞄准了自己的脖子。它白天还在茂密的树枝间嬉戏,晚上已被调成酱醋制成佳肴了。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字后作答。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叶公问孔子於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1.上文用哪些修辞表现出孔子的什么精神品质?请简要叙述。
答:
?
?
?
?
2.文中加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结合浮云的特点具体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
答:
?
?
?
参考答案:
1.“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形象的比喻表述安贫乐道的思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用夸张的手法写出自己乐以忘忧的胸怀。
2.比喻。“浮云”游离无根,来去匆匆,表现出孔子轻视不义之财势的高贵精神。
本题解析:
1、修辞手法的判断需要仔细辨读原文,“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是比喻;“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是夸张
2、“浮云”漂浮不定,比喻来去匆匆。这里用来形容对待不义之财。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