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22 13:23: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裴度,字中立,河东闻喜人。贞元初,擢进士第,除监察御史,论权嬖梗切,出为河南功曹参军。 久之,进御史中丞。宣徽五坊①小使秋时阅鹰狗,所过挠官事,厚得饷谢乃去。下邽令裴寰,才吏也,不为礼,因构寰出丑言,送诏狱,当大不恭。宰相武元衡婉辞诤,帝怒未置。度见延英殿,言寰无辜,帝恚曰:“寰诚无罪,杖小使;小使无罪,且杖寰。”度曰:“责若此固宜,第寰为令,惜陛下百姓,安可罪?”帝色霁,乃释寰。 元和十年,上谕急讨吴元济②,王承宗、李师道谋缓蔡兵,乃伏盗京师,刺用事大臣,已害宰相元衡,又击度,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议者欲罢度,安二镇反侧,帝怒曰:“度得全,天也!若罢之,是贼计适行。吾倚度,足破三贼矣!”? 于时,讨蔡数不利,群臣争请罢兵,唯度请身督战,帝独目度留,曰:“果为朕行乎?”度俯伏流涕曰:“臣誓不与贼偕存。”即拜门下侍郎、彰义军节度、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度屯郾城,劳诸军,宣朝廷厚意,士奋于勇。是时,诸道兵悉中官③统监,自处进退。度奏罢之,使将得专制,号令一,战气倍。 未几,李愬夜入蔡州,缚吴元济以报。度遣马总先入蔡,明日,统洄曲降卒万人持节徐进,抚定其人。度视事,下令唯盗贼、斗死抵法,余一蠲除。往来不限昼夜,民始知有生之乐。度以蔡牙卒侍帐下,或谓:“反侧未安,不可去备。”度笑曰:“吾为彰义节度,元恶已擒,人皆吾人也!”众感泣。 开成三年,以病丐还东都,年七十六而薨。?(取材于《新唐书》) 注:①宣徽五坊:唐宪宗时,内廷宣徽院设有鹰、狗、雕、鹤、鹊五坊,其头目多由宦官担任。 ②吴元济:淮西藩镇节度使,其治所位于蔡州,此时已起兵叛乱。王承宗、李师道暗怀反心,与之暗中勾结。 ③中官:官名,这里指宦官。 1.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所过挠官司,厚得饷谢乃去/挠:骚扰,打扰 B.?王承宗、李师道谋缓蔡兵/缓:缓解,减缓 C.?帝独目度留/目:使眼色示意? D.?反侧未安,不可去备/备:装备,武器 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粗的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乃伏盗京师,刺用事大臣/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B.?度坠沟,贼意已死,因亡去/因人之力而敝之 C.?果为朕行乎/既自以心为形役? D.?抚定其人/其孰能讥之乎 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县令裴寰因拒绝给小使送礼并痛骂其丑恶行径而被捕下狱,经裴度委婉开导,皇帝改变了主意,裴寰得以无罪释放。 B.宰相武元衡被刺客杀死,裴度也险些蒙难,但裴度以国家为重,不计个人安危,坚持讨伐反叛的节度使,以正朝纲。 C.收复失地后,裴度处理政务态度宽宏,依法惩处盗贼及致人死命者,其余不问,往来不限昼夜,用人不疑,深得民心。 D.?裴度为官刚正,曾因严辞奏论皇帝宠信的权臣被外放为官;他才干卓越,亲自带兵平定叛乱,是一位难得的国家重臣。
2、多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古今异义的两项是 [? ] A .岁在癸丑,暮春之初。? B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C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D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E .何不委心任去留。? F .悦亲戚以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3、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不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B.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D.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初,霍氏(指西汉权臣霍光子孙)奢侈,茂陵徐生曰:“霍氏必亡。夫奢则不逊,不逊必侮上;侮上者,逆道也。在人之右,众必害之。霍氏秉权日久,害之者多矣。天下害之,而又行以逆道,不亡何待!”乃上疏,言:“霍氏泰盛;陛下即爱厚之,宜以时抑制,无使至亡。”书三上,辄报闻。 其后,霍氏诛灭,而告霍氏者皆封。人为徐生上书曰:“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注:突,烟囱),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以功次座,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曰:‘乡使听客之言,不费牛酒,终亡火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官防绝之。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往事既已,而福独不蒙其功。唯陛下察之——贵徙薪曲突之策,使居焦发灼烂之右。”上乃赐福帛十匹,后以为郎。 宣帝始立,谒见高庙,大将军霍光从骖乘,上内严禅之,若有芒刺在背。后车骑将军张安世代光骖乘,天子从容肆体,甚安近焉。及光身死。而宗族竟诛。故俗传之曰:“威震主者不畜。霍氏之祸,萌于骖乘。” (《汉书·霍光传》)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霍氏秉权日久秉 :执掌 B.天下害之 害 :陷害 C.客有过主人者过 :拜访 D.威震主者不畜畜 :容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更为曲突,远徙其薪 ②遂为猾胥报充里正役 B.①而又行以逆道②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 C.①夫奢则不逊 ②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D.①徐生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②凡四方之士未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
小题3:下列句子全都为“霍氏诛灭”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
①霍氏奢侈?②在人之右,众必害之
③霍氏秉权日久?④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
⑤大将军霍光从骖乘?⑥福独不蒙其功
A.①④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①③⑤
小题4: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徐生认为,人君倘若爱护臣子,就不应该让臣子生活奢侈,并且不让他们长期秉权。
B.霍氏诛灭后,徐福上书朝廷,说明自己察微知著,建议皇上抑制霍氏,论功更应受赏.
C.在文中”焦头烂额为上客”一语喻指揭发霍氏变乱的人受到封赏。
D.“贵徙薪曲突之策“的喻意是应该重视那些在带预见性的意见,防患于未然。
小题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3分)
(2)乡使福说得行,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臣亡逆乱诛灭之败。
5、阅读题 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赵抃,字阅道,衢州西安人。进士及第,为武安军节度推官。
吕溱、蔡襄、吴奎、韩绛既出守,欧阳修、贾黯复求郡。抃言:“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侍从之贤如修辈无几,今皆欲去者,以正色立朝,不能谄事权要,伤之者众耳。”修、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
请知睦州,移梓州路转运使,改益州。蜀地远民弱,吏肆为不法,州郡公相馈饷。抃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穷城小邑,民或生而不识使者,抃行部无不至,父老喜相慰,奸吏竦服。……知虔州。虔素难治,抃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初,有诏募义勇,过期不能办,官吏当坐者八百余人。抃被旨督之,奏言:“河朔频岁丰,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之。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加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以宽为治。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复有此狱,皆谓不免。抃察其亡他,曰:“是特酒食过耳。”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会荣諲除转运使,英宗谕諲曰:“赵抃为成都,中和之政也。”
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大臣以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伤也。”及谢,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未几,擢参知政事。
抃长厚清修,人不见其喜愠。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嫁兄弟之女十数、他孤女二十余人,施德茕贫,盖不可胜数……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在虔与成都,尤为世所称道。?《宋史?列传第七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日正人端士纷纷引去?引:退
B.坐者获免,而募亦随足?坐:犯罪
C.刑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刑:处罚、惩治
D.平生不治赀业,不畜声伎 ?治:研究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一时名臣,赖以安焉?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抃御之严而不苛?去今之墓而葬焉
C.蜀风为变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
D. 人不见其喜愠?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抃敢于直言,看到朝廷贤能之士如欧阳修等人,都要离开朝廷、出任地方官时,一针见血地(向皇上)进言,这是他们不会谄媚权贵,受排挤打压的结果。
B. 赵抃任地方官时,一向平和宽容,受到上下好评。但在出使蜀地期间,一反常态,力主使用严刑,这是他依据自己身份的不同而选用的相应对策。
C.赵抃“为政”很有建树:在益州,能做到以身作则,改变世风;在虔州,调动各县令积极性,让其自主治理,使得当地治安状况大为好转。
D.赵抃为人长厚,操行高洁美好,帮助自家兄弟以及其他孤女人家,广施恩德于那些需要帮助的贫苦家庭,这类例子多得列举不完。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修、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抃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尤为世所称道。(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