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十)
A.其秋,燕王臧荼反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曾从事 B.因攻代,受赵国相印不如因而厚遇之 C.而太尉勃乃得入据北军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D.景帝乃以商他子坚封为缪侯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 |
参考答案:
小题:B
小题:C
小题:A
小题:D
小题:(共10分)
(1)又以右丞相之职跟随高帝进攻黥布,郦商领兵向敌人前沿阵地猛攻,夺取了两个阵地,从而使汉军能够打垮黥布的军队。(每句1分,句子通顺1分,共5分)
(2)于是就派人威胁强迫郦商,让他的儿子郦况去欺骗吕禄。吕禄相信了郦况的话,就和他一起出去游玩。(劫、绐、之、出。游各1分,句子通顺1分,共5分)
参考译文:
曲周侯郦商是高阳人。在陈胜起兵反秦的时候,他聚集了一伙年轻人四处强拉人入伙,得到好几千人。沛公攻城夺地来到陈留,过了六个多月,郦商就带领将士四千多人到歧投归沛公。跟随沛公攻打长社,率先登城,赐爵封为信成君。跟随沛公攻打缑(gōu,勾)氏,封锁了黄河渡口,在洛阳东面大破秦军。跟着沛公攻取宛、穰两地,另外又平定了十七个县。自己单独率军攻打旬吴,平定汉中。
……
项羽死了以后,汉王立为皇帝。这一年的秋天,燕王臧荼谋反,郦商以将军的身份随从高帝去攻打臧荼。在龙脱大战时,郦商冲锋陷阵,率先登城,在易下击败臧荼的军队。因杀敌有功,被升任右丞相,赐给他列侯的爵位,和其他诸侯一样剖符为信,世世代代永不断绝,以涿邑五千户作为他的食岜,封号叫涿侯。以右丞相之职单独带兵平定上谷,接着又攻打代,高祖授予他赵国的相国之印。以右丞相加赵国相国的身份带兵和绛侯周勃等人一起平定了代和雁们,活捉了代国丞相程纵,守相郭同,将军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员共十九人。凯旋之后,以将军的身份担任太上皇的护卫一年零七个月。然后又以右丞相之职攻打陈豨,捣毁东垣城墙。又以右丞相之职跟随高帝进攻反叛的黥布,郦商领兵向敌人前沿阵地猛攻,夺取了两个阵地,从而使汉军能够打垮黥布的军队。高帝把他的封邑改在曲周,增加到五千一百户,收回以前所封的食邑。总计郦商一共击垮三支敌军,降服平定六个郡、七十三个县,俘获丞相,守相,大将各一人、小将二人、二干石以下到六百石的官员十九人。
郦商在侍奉孝惠、高后时,因身体不好,不能料理政事。他的儿子郦寄,字况,与吕禄很要好。等到高后去世时,大臣们想诛杀吕氏家族,但是吕禄身为将军,统领北军,太尉周勃进不了北军的大营。于是就派人威胁强迫郦商,让他的儿子郦况去欺骗吕禄。吕禄相信了郦况的话,就和他一起出去游玩,使得太尉周勃才能够进入军营,控制北军。这样,才杀掉了吕氏家族。也就在这一年,郦商去世了,谥号为景侯。他的儿子郦寄继承了侯位,天下人都说他出卖朋友。
孝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吴、楚、齐、赵等诸侯国联合起兵^造**,皇帝任命郦寄为将军,围攻赵城,但十个月都没有攻克。等到俞侯栾布平定了齐国前来助战,这才拿下了赵城,扫平了赵国。赵王刘遂自杀,封国被废除。景帝中元二年(前148),郦寄打算娶景帝王皇后的母亲平原君为妻。景帝大怒,把郦寄交给司法官吏去审理,判定他有罪,剥夺了侯爵爵位。景帝把郦商的另外一个儿子郦坚封为缪侯,以延续郦氏的后代。缪靖侯郦坚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康侯郦遂成继位。郦遂成死去之后,儿子怀侯郦世宗继位。郦世宗去世之后,儿子郦终根继承侯位,任太常,后来因为犯法,封国被撤消。
本题解析:
小题:(不治:不能料理事物)
小题:无
小题:抓住表明郦商“能征善战”筛选
小题:见译文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进士。选庶吉士,读书文渊阁。帝察其慎密,令与王直书机密文字。与修《太祖实录》,授翰林院修撰,进侍读。
二十年扈从北征。师旋,过李陵城。帝闻城中有石碑,召英往视。既至,不识碑所。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碑阴刻达鲁花赤等名氏。具以奏。帝曰:“碑有蒙古名,异日且以为己地,启争端。”命再往击碎之。沉诸河,还奏。帝喜其详审,曰:“尔是二十八人中读书者,朕且用尔。”因问以北伐事。英曰:“天威亲征,彼必远遁,愿勿穷追。”帝笑曰:“秀才谓朕黩武邪?”因曰:“军中动静,有闻即入奏。”且谕中官勿阻。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以英奏,复给予。仁宗即位,累进右春坊大学士,乞省亲归。
宣宗立,还朝。是时海内宴安,天子雅意文章,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赏花赋诗,礼接优渥。尝谓英曰:“洪武中,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则解缙、胡广。汝勉之,毋俾前人独专其美。”修太宗、仁宗《实录》成,迁少詹事,赐麒麟带。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寻起复。正统元年命侍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礼部侍郎。八年命理部事。浙江民疫,遣祭南镇。时久旱,英至,大雨,民呼侍郎雨。年七十,再乞休。不许。十二年,英子按察副使裕坐事下狱。英上疏待罪。宥不问。明年进南京礼部尚书,俾就闲逸。居二年卒,年七十五。赐祭葬,谥文安。
英端凝持重,历仕四朝。在翰林四十馀年,屡为会试考官,朝廷制作多出其手,四方求铭志碑记者不绝。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裕后累官四川按察使。(选自《明史·列传第四十》)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既至,不识碑所 识:知道
B.赏花赋诗,礼接优渥渥:深厚
C.英上疏待罪。宥不问宥:宽恕
D.居二年卒,年七十五居:居住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帝察其慎密 毋俾前人独专其美
B.每与诸学士谈论文艺母丧,特与葬祭,遣中官护归
C.异日且以为己地朕且用尔
D.因问以北伐事以英奏,复给予
小题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英随皇帝北征路过李陵城,被召去查看石碑,王英发现碑上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担心日后起争端,就将石碑击碎,沉入河底,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B.皇帝询问王英北伐之事,王英认为皇帝亲征,敌人定会远逃,希望皇帝不要穷追。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
C.宣宗之时,天下安定。天子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曾勉励王英,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
D.王英细致谨慎,端庄稳重,正直宽容,受四位皇帝恩遇。正统十二年,其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事获罪入狱,王英上奏章等待治罪,皇上不问其罪。
小题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而城北门有石出土尺馀。发之,乃元时李陵台驿令谢某德政碑也。(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立功官军有过,命勿与粮,相聚泣。(3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性直谅,好规人过,三杨皆不喜,故不得柄用。(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D?
小题4:(1)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
(2)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令不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
(3)(他)个性诚信正直,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
本题解析:
小题1:A项,“知道”是“识”的常见义,如“不识有诸?”“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等句中,“识”都是此意。B项,“过蒙拔擢,宠命优渥”中,“渥”即为“优厚,深厚”意。C项,“帝知其冤,而宥其失”中,“宥”即为“宽恕”意。今言“宥罪”“原宥”的“宥”也是此意。D项,居,应为“停留,过了”。如“居数月,其马将骏马而归”中,“居”即为此意。
小题2:A项,同为代词,前者为他,指王英;后者为那、那些。B项,前者为介词,和,跟,同;后者为动词,赐予,给予。C项,同为副词,将要。D项,前者为介词,拿;后者为连词,因为。
小题3:A项,此项的错点比较多,“北征路过”应为“北征,凯旋,经过李陵城”,“担心日后起争端”的是皇帝而不是王英,“将石碑击碎”是皇帝的命令,原文只说“帝喜”,没说到“受到了皇帝的赞扬”。B项,“皇帝认为这是王英讥讽他穷兵黩武,因此怀恨在心”,原文没有“讥讽”之意,亦没有“怀恨在心”。C项,“向宋濂、吴沉、解缙等学习”原文无此意。
小题4:(1) 3分。得分点:“发”“乃”各1分,大意1分。 (2)3分。得分点:省略部分补充完整,2分,大意1分。(3)4分。得分点:“直”“规”“柄”各1分,大意1分。
【参考译文】
王英,字时彦,金谿人。永乐二年(1404),中进士,选为庶吉士,入文渊阁读书。皇上考察他认真细致谨慎,令他与王直抄写机密文字。他参与修撰《太祖实录》,被授予翰林院修撰,进升侍读。
二十年(1422),他随从皇上北征。部队回来时,经过李陵城。皇上听说城中有石碑,召王英前往查看。王英到后,不知道石碑在哪里,而城北门有块石头露出地面一尺多,王英把它挖出来,发现是元朝时李陵台驿令谢某的德政碑,碑上阴刻(阴刻为凹形状。凹陷下去的字是阴字,凸出来的字是阳字。刻图章如果是刻凹陷下去的字,这就是阴刻)有达鲁花赤等名氏。王英回来把情况详细地上奏皇上。皇上说:“碑上有蒙古名,将来会说是他们的土地,引起争端。”便命王英再去把碑击碎。王英还把它沉入河中,回来汇报。皇上很高兴他这么细心,说:“你是二十八人中读书的人,朕将任用你。”便问他北伐的事。王英说:“皇帝亲征,他们一定远逃,希望不要穷追。”皇上笑道:“你是说朕黩武吗?”便对他说道:“军中有什么动静,听到了你即入奏。”还传谕宦官不要阻拦。立有功劳的官军有过失,皇上命令不给他们粮食,他们相聚而泣。因王英上奏后,才又给予他们。仁宗即位后,王英累升为右春坊大学士,请求省亲归家。
宣宗即位后,王英回朝。这时海内平安,天子雅好文章,常常与学士们谈论文艺,赏花赋诗,对他们的礼遇非常优厚。皇上曾对王英说:“洪武年间,学士有宋濂、吴沉、朱善、刘三吾,永乐初年,则有解缙、胡广。你要自勉,不要让前人独专其美。”太宗和仁宗《实录》修成后,王英被进升为少詹事,被赐给麒麟带。母亲去世时,皇上特给予祭葬,遣宦官护送归乡。不久命他回来任职。正统元年(1436),命他侍奉经筵,总裁《宣宗实录》,进升为礼部侍郎。八年命他处理礼部事务。浙江百姓染上瘟病,皇上派他到南镇祝祭。当时久旱,王英到后,下起大雨,百姓欢呼称为侍郎雨。他七十岁时,一再请求退休,皇上不许。十二年,王英的儿子按察副使王裕因犯罪入狱,王英上疏待罪,皇上宽恕不问。第二年升他为南京礼部尚书,使他能有闲逸。过了两年,他去世,终年七十五岁。赐给祭葬,谥号文安。
王英端庄稳重,历仕四朝。他在翰林院四十余年,多次担任会试考官,朝廷制度多出于其手,四方来向他求铭文碑记的不断。他个性诚信正直,也好规劝别人的过失,三杨都不喜欢他,所以他不能掌大权。王裕后来积功升官为四川按察使。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汉七年,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赢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赢瘠老弱,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二十余万兵已业行。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械系敬广武。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嫡长公主妻之,厚奉遗之,彼知汉嫡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兵可无战以渐臣也。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官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奈何弃之匈奴!”上竞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冒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刘敬从匈奴来,因言“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徒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选自《史记》卷九十九)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使者十辈来——辈:放在数词后表示同类的多数
B.徒见赢瘠老弱——徒:在路途
C.控弦三十万,数苦北边——控弦:拉弓箭,指代“士兵”
D.蛮夷必慕以为阏氏——阏氏:君主的正妻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伏奇兵以争利/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B.今乃妄言沮吾军/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
C.但见老弱及赢畜/但愿人长久
D.因言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我欲因之梦吴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知韩王信与匈奴勾结要共同进攻汉朝的消息,皇帝大为震怒,就派使臣出使匈奴摸清底细。派去的使臣十余批回来,都说匈奴可以攻击,刘敬则认为匈奴是不能攻打的。
B.冒顿做单于时,匈奴兵强马壮,常常侵扰北部边境。高帝听从刘敬的建议把大公主嫁给了冒顿,并送给了他丰厚的礼物,轻而易举地解除了北部的边患。
C.刘敬从匈奴回来后提出,把齐国的田氏各族,楚国的昭、屈、景三大宗族,燕、赵、韩、魏等国的后裔,以及豪门名家迁移到关中居住。这个建议得到赞赏并付诸实施。
D.这是一篇相当精彩的传记,叙事细腻生动,人物性格鲜明、突出表现了刘敬的机敏、睿智。不仅写人物还写气氛,不仅写人物的动作还写人物的语言,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独可以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奈何?”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贪汉重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C
3.B?
4.(1)“只能够从长计议让他的子孙后代臣服汉朝了,然而又怕陛下不能办到。”皇帝说:“果真可行的话,为什么不能办!只是该怎么办呢?”?
(2)因为匈奴贪图汉朝的丰厚财礼。陛下拿一年四季汉朝多余而匈奴少有的东西多次抚问赠送,顺便派能言善辩的人用礼节来开导启发他。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