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诗歌常识》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8-25 21:02:3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横线上应填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我们若想用我们自己建筑上的优良传统来建造适合于今天我们新中国的建筑,我们就必须首先________自己建筑上的“文法”和“词汇”。(2)考古学家所________的殷代遗址证明,至迟在公元前15世纪,这个独特的体系已基本上形成了。(3)这种“词汇”和“文法”是从世世代代的劳动人民在长期建筑活动的实践中所累积的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经过千百年的________,而普遍地受到承认而遵守的规则和________。
A.熟悉 ?发现 ?考查 ?惯例
B.熟习 ?发掘 ?考验 ?范例
C.熟悉 ?发掘 ?考验 ?惯例
D.熟习 ?发现 ?考查 ?范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第(1)句熟习是对技术而言,但这里需考虑后文用了比喻,应选“熟悉”。第(2)句“发掘”是从地下挖掘出来之意,与“殷代遗址”搭配。“发现”则无此义。第(3)句“考验”除“考查”之义还有检验、验证之义,与前边的“实践”照应。“范例”是典型例子;“惯例”是旧例,习惯了的例子,与前文长期累积照应。


本题难度:困难



2、单选题  他是由你的________塑成的,/海啊,他是你的形象的反映。
A.品格
B.精神
C.精气
D.筋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结合原诗理解,作选择。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噢,妈妈——/如果有一朵浪花向你________,/那就是我,那就是我。
A.微笑
B.眨眼
C.闪耀
D.闪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元和元年十二月,白居易被任命为陕西周至县尉,与友人陈鸿、王质夫等一同游览仙游寺时,谈起李隆基和杨玉环的故事。按照王质夫的建议,白居易作《长恨歌》,陈鸿作《长恨歌传》。
B.唐宣宗《吊白居易》的颈联“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能够反映白居易诗通俗易懂和流传范围广泛的特点。叙事诗《长恨歌》和抒情诗《琵琶行》代表他艺术上的最高成就。
C.清代袁枚的《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他另翻新意,认为百姓的生离死别比李、杨两人的生离死别更令人同情。
D.清人方扶南这样说过:“白香山‘江上瑟瑟’,韩退之‘颖师’,李长吉‘李凭箜篌’,皆摹写声音之至文。”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叙事诗是《琵琶行》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对李清照的《如梦令》一词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不消”表面指酒意未消,实际指的是消不尽的伤感和烦闷情绪。
B.“绿肥红瘦”中“绿”红”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和“瘦”分别形容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C.这首词从一般叙述,转入到一问一答,然后是设问和慨叹,层层拓展深入。
D.作者采用直抒胸臆的手法,表达对春光留恋和惜别的一种伤感情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正确使用熟语..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