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乡村①四月?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注】①指江南农村。
小题1:前两句的景物描写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赏析。(4分)
小题2:请简要分析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辉映,杜鹃啼鸣,烟雨蒙蒙。这两句描绘了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运用比喻手法,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答出一种手法,分析到位,即可给满分)
小题2:繁忙的四月,村里没有一个闲人,村民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这两句用直白晓畅的口语勾勒了乡村四月农家的紧张忙碌的生活,繁忙紧张之中透露着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意象及表达技巧。解答本题先答出前两句描写的什么景物,然后回答运用了什么手法。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郁,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辉映,杜鹃啼鸣,烟雨蒙蒙。色彩对比鲜明,动静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运用比喻手法。
小题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繁忙的四月,村里没有一个闲人,村民们刚刚完成了种桑养蚕,又去插秧了。写出乡村四月农家的紧张忙碌的生活,繁忙紧张之中透露着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解答鉴赏诗歌情感题一般分三步:①先点出作者的情感(什么情感);②通过什么来表达情感(联系诗歌的事物、景物回答);③表达情感的特点、方法(直抒胸臆、委婉含蓄、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四题任选三题)
(1)?
?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2)山水之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
(3)?,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范仲淹《岳阳楼记》)
(4)?,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李清照的《声声慢》,回答下面两题。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1.对这首词的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句十四字,写作者寻觅排遣愁绪的景色,遇到的冷冷清清的环境,结果心里更加凄惨、悲戚了。
B.“乍暖还寒时候”是说早春的气候特征,忽冷忽热。也指所处的时代,社会不安宁。
C.“独自怎生得黑”写她老来失去丈夫后的孤寂之苦,说时光真正难熬。
D.“怎一个愁字了得”写她无法把愁绪排遣的苦况。
2.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词的上半阕写词人无法排遣愁绪,借酒消愁愁更愁的苦况。
B.上阕以见“旧时相识”的雁飞过,勾起了对往日的怀念,更增添了伤心的程度。
C.下阕写黄花堆积,自己无心去采摘,细雨打着梧桐,无心去听,有如朱自清的“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同样的孤寂的心情。
D.作者如实地写个人的遭遇和心情,她个人的惨况又有深刻的时代和社会根源,因而又蕴涵着对时代的悲叹,从而使作品具有很强的感召力。
参考答案:1.B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对食指《相信未来》诗歌片段中意象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
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A.蜘蛛网——黑暗势力炉台——产生希望的地方
B.灰烬的余烟——残余的希望美丽的雪花——希望的火花
C.紫葡萄——希望的果实深秋的露水——失望的眼泪
D.鲜花——收获的果实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有了美好的归宿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蟾宫曲·九日①
张可久
对青山强整乌纱②,归雁横秋③,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④,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
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②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③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④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
(1)你认为这首元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为什么?
答:
(2)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来表现主题?请联系具体内容分析。
答:
参考答案:(1)答:“倦客思家”。从标题“九日”及全文内容看,本文主题应为重阳佳节游子思家,所以“倦客思家”应为表达主题的句子。
(2)答:①借景抒情(或融情人景)“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这种气氛的渲染,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
②反衬(或对比)。“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歌舞升平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白发的凄凉,告戒游子不再留念他乡,而是“倦思”故乡,很好地表达了主题。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