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回答后面题。(8分)
【双调】折桂令?过多景楼
周文质
滔滔春水东流,天阔云闲,树渺禽幽。山远横眉,波平消雪,月缺沉钩。
桃蕊红妆渡口,梨花白点江头。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
小题1:此曲前八句通过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春景,结合原文,简要分析。(4分)
小题2:“何处离愁?人别层楼,我宿孤舟。”哀情在结尾处才涌出,看似突然,其实合情合理。请结合全诗,从景与情的角度来分析。(4分)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典诗歌,完成:
蝉?虞世南
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对诗歌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含有象征意义。
B.次句写蝉声之远传。“流响”状蝉声长鸣不已,悦耳动听。这句虽然写声音,但是读者却可以看见人格化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
C.三四句蕴含深意,表明立身品格高洁的人,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藉,自能声名远播,表达出对高尚品格的热情赞美。
D.这首诗,事、景、情、议融为一体,显示出诗人寓情于景的艺术才能。
2.对下面这首唐诗的字的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梧桐是高树,一个“梳”字,说明梧桐上很少叶子,稀稀疏疏,给人一种衰败的感觉,营造一种凄凉的气氛。
B.一个“出”字,使人感受到蝉场的响度与力度。
C.后两句中“自”,“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一种雍容不迫的风度气韵。
D.古代常以“冠缨”指代贵宦,这显赫的身份地位在一般人心中,是和“清”不相容的,但是诗人将“贵”与“清”统一在“垂绥饮清露”的形象中,正是为“清”无须籍“贵”作反铺垫。
3、阅读题 古典诗歌鉴赏。
饮酒(其八)
陶渊明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①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挂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②尘羁。
[注释] ①殄:灭绝,消灭。 ②绁:系,缚。
1.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两项是(? )
A.前两句说青松生在东园却被众草掩没,可见众草之深、青松之孤。
B.众草等“异类”被严霜摧毁,才显出青松挺拔之英姿、常青之秀色。
C.诗人用“连林”反衬“独树”,表现出独松的寂寞冷傲、孤芳自赏。
D.“提壶”二字回扣标题,但“挂寒柯”、“远望”则暗示陶渊明饮酒意不在酒。
E.“吾生梦幻间”流露出人生“如梦幻泡影”、对人生彻底绝望的颓废之感。
2.“提壶挂寒柯”也有版本作“提壶抚寒柯”,你认为哪一句更好,请说说自己的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杜甫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史之乱后,杜甫曾困居于此。②上弦:上弦月,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的弓形月亮。③故故:常常;频频。
从“万里”“时时”“夜久”三个词中任选两个,分别简析它们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任选一题)(5分)
(1)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仲足以事父母,_______________;乐岁终身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民之从之也轻。(《盂子·梁惠王上》)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荡胸生层云,________________。(杜甫《望岳》)
(2)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土地平旷,屋舍伊然,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大江东去,浪淘尽,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___________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____________________。(苏武《念奴娇·赤壁怀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