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25 21:44:1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①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安之。(《季氏将伐颛臾》)
②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人之于国》)
③______________,非能水也,而绝江河。______________,善假于物也。(《劝学》)



2、多选题  下列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甘果瓦被爱斯梅拉达的美貌和舞姿吸引,一路跟随他,误入乞丐王国。如果没有乞丐王国的人嫁给他,他就要被处死。在甘果瓦的一再哀求下,爱斯梅拉达最终按照摔罐成婚的规矩,与甘果瓦结成名义夫妻,婚期为四年。
B.“街上是一片静寂。爆裂了的鞭炮的残骸凌乱地躺在街心,发散它们的最后的热气。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一阵低微的哭声。”除夕夜,觉慧看见一个讨饭的小孩,靠着石缸低声在哭。他摸出两个半元的银币,给了小孩。黑暗中好像听到有人骂他是“伪善的人道主义者”。
C.李玉亭见到赵伯韬之后,心里很踌躇,既想不辱吴荪甫所付托的使命,又不想得罪赵伯韬。经过一番交谈,未探得赵伯韬的口风,反而被赵伯韬一口道破来访的目的。
D.“在安茹地区,本地话听得最清楚,讲得也最利索的,莫过于这个狡猾的葡萄园主。尽管他精明透顶,从前也上过一个犹太人的当。”老箍桶匠和犹太人的那一次交手,是他平生唯一一笔吃亏的买卖。但他从中学会了一套假装听不清、假装口吃的本领。
E.为玛丝洛娃上诉之事,聂赫留朵夫来到彼得堡,因与贵族社会格格不入,他不愿住在姨妈家,但他知道姨妈交游广,对他要奔走的各种事可能极有帮助,便时常去看望她。



3、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任选四题)
1.曾记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软泥上的青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甘愿做一条水草!(徐志摩《再别康桥》)
3.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为变徵之声,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5.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4、单选题  下面语句不是出自李清照作品的一项是

[? ]


A.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B.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C.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D.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子曰:“_________,朋友信之,_________。”?(《论语》)
(2)故不积跬步,_________;不积小流,_________。?(荀子《劝学》)
(3)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_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琵琶行》)
(4)昨夜西风凋碧树。_________?,_________。?(晏殊《蝶恋花》)
(5)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_______,凭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