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一)
2017-08-25 22:00: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很多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B.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认真地办好学校,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D.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校给区教育局的一份请示报告,表述有不妥之处。请推敲一下,提出三点修改意见。(3分)
××区教育局:
①按照调整我区中学教育结构的需要.②2005--2006学年度我校高一年级将扩班招生.③原来的四个教学班将增加到八个教学班。④由于我校教室本已严重不足.⑤因此急需新建教室四间。⑥现虽然经我们多方积极进行筹措。⑦仍无法自行解决全部的基建经费,⑧请迅速将所需款项拨到我校.⑨以解燃眉之急。⑩特此请示.希复。
X×××中学
X年X月
?句???改为?
?句???改为?
?句???改为?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制/近/时/积/
B.沐/养瓦/笔/养/牲
C.央/分/量/福骨/
D.头/位起/语比/愿/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A.笨伯本色奔走呼号本固枝荣
B.托庇脱档脱颖而出唾面自干
C.协理胁迫斜晖脉脉携手合作
D.过从裹胁国色天姿喧嚣聒噪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A.《红楼梦》代表了中国古代小说的最高成就,《西厢记》《还魂记》是古代文人创作戏剧的高潮,这些文学作品对我们中学生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B.短评贵在“短”, 言简意赅,笔墨不多,读者一览即了,作者一挥而就,但是文章越短越不好写。
C.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考试,已经成为一些商家谋取巨大利益的教育“副业”,因此对其推波助澜,煽风点火,惟恐其不红不火。
D.在众星簇拥下,被草帽状美丽光环围绕的土星和光芒四射的月亮彼此依偎,常常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想。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习惯性误读字..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