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8-25 22:03: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题。
?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 《烛之武退秦师》
1.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焉用亡郑以邻?  陪:增加
B.朝而夕设版焉?  济:救济
C.既东封郑,又欲其西封?肆:延伸,扩张
D.秦以利晋?   ?阙:侵损,削减
2.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
B.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沛公安在?
3.?翻译。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出自谁之口?
A.荀子
B.老子
C.孙子
D.孟子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
  ①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②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 ,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到
B.倚而和之——歌:动词,唱
C.举酒客——属:通“嘱”,劝酒
D.击空明兮溯流光——空明:形容词作名词,月光下的清波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壬戌秋——泣孤舟嫠妇
B.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月出东山之上
C.不知其所止——倚歌和之
D.而不知所止——何为然也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时,曾两次游览黄州城外的赤壁,同时写了脍炙人口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
B.后人习惯把苏轼所作的两篇《赤壁赋》的前一赋称为《前赤壁赋》,我们的课文选的就是这一篇。
C.这篇赋中作者谈到的三国赤壁之战,周瑜破曹军于赤壁,其地方就是黄州的赤壁。《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中也有这样的明证,“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D.这篇赋在写法上仍受传统赋体的束缚,虽然流畅自然,如行云流水,豪迈奔放,但仍保持了押韵和骈偶句式等特点。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蔡齐,字子思,其先洛阳人也。曾祖绾,为莱州胶水令,因家焉。齐少孤,依外家刘氏。举进士第一。仪状俊伟,举止端重,真宗见之,顾宰相寇准曰:“得人矣。”诏金吾给七驺,传呼以宠之。状元给驺,自齐始也。
  钱惟演守河阳,请曲赐镇兵钱,章献太后将许之。齐曰:“上新即位,惟演外戚,请偏赏以示私恩,不可许。”遂劾奏惟演。太后大出金帛修景德寺,遣内侍罗崇勋主之,命齐为文记之。崇勋阴使人诱齐曰:“趣为记,当得参知政事矣。”齐久之不上,崇勋谗之,罢为龙图阁学士、知河南府。
  太后崩,遗诏以杨太妃为皇太后,同裁制军国事。阁门趣百官贺,齐使台吏毋追班,乃入白执政曰:“上春秋富,习知天下情伪,今始亲政事,岂宜使女后相踵称制乎!”
  有飞语传荆王元俨为天下兵马都元帅者,捕得系狱,连逮甚众。帝怒,使齐按问之。齐曰:“此小人无知,不足治,且无以安荆王。”帝悟,遽释之。
  蜀大姓王齐雄坐杀人除名。齐雄,太后姻家,未更赦,复官。齐曰:“果如此,法挠矣!”明日,入奏事曰:“齐雄恃势杀人,不死,又亟授以官,是以恩废法也。”帝曰:“降一等与官可乎?”齐曰:“以恩废法,如朝廷何!”帝勉从之,乃抵齐雄罪。
  契丹祭天于幽州,以兵屯境上。辅臣欲调兵备边,与齐迭议帝前,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寻出知颍州,卒,年五十二,赠兵部尚书,谥曰文忠。颍人见其故吏朱宋会丧,犹号泣思之
  齐方重有风采,性谦退,不妄言。有善未尝自伐。丁谓秉政,欲齐附己,齐终不往。少与徐人刘颜善,颜罪废,齐上其书数十万言,得复官。颜卒,又以女妻其子庠。所荐庞籍、杨偕、刘随、段少连,后率为名臣。始,齐无子,以从子延庆为后。既殁,有遗腹子日延嗣。(节选自《宋史·蔡齐列传》,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记,当得参知政事矣——趣:通“促”,赶快
B.使齐问之——按:遗照
C.与齐议帝前——迭:轮番
D.蜀大姓王齐雄杀人除名——坐:因犯……罪或错误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蔡齐刚正廉明,不畏权贵的一组是(?)
①请偏赏以示私恩,不可许
②此小人无知,不足治,且无以安荆王
③齐久之不上,崇勋谗之
④岂宜使女后相踵称制乎
⑤以恩废法,如朝廷何
⑥齐画三策,料契丹必不叛盟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蔡齐不畏权势,仗义执言。钱惟演驻守河阳,请求朝廷额外给他增加一些钱饷,章献太后拟准奏,蔡齐上表弹劾钱惟演。
B.蔡齐正直清明,品质高洁。太后修景德寺,命蔡齐作文记述此事,罗崇勋暗中使人引诱,可是蔡齐却不为名利所动,迟迟不肯为之撰文。
C.蔡奇处事公正,据理力争。太后的姻亲齐雄,未经赦免,便恢复官职。蔡齐坚决反对,皇帝欣然听从,最后让齐雄抵罪。
D.蔡齐庄重而有风采,性格谦逊退让,从不妄言。有善从不自夸。丁谓执政,想要蔡齐依附自己,蔡齐最终也没能如他所愿。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语。
①此小人无知,不足治,且无以安荆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颍人见其故吏朱窠会丧,犹号泣思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顾】下列各选项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顾念,关心)
B.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为学》(只是,不过)
C.成顾蟋蟀笼虚,则气断声吞。《促织》(顾及,考虑)
D.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看望,拜访)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