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A.①卒虽甚喜,而莫知贼意 ②闻檐瓦声,已跃而下 B.①所属解一贼至 ②卒从其言,所得愈丰 C.①彼处人闹,何以取? ②密以酒肉与贼 D.①京城闤闠之区 |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画线字词解释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 ]
A.碎琼乱玉(美玉) 耘耔(培苗) 控于地(投、落下)
B.恭疏短引(撰写) 闵凶(悲痛) 志怪(记载)
C.家君作宰(宰相) 逋慢(怠慢) 险衅(祸患)
D.命途多舛(不顺) 逸兴遄飞(快速) 捧袂(衣袖)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粗词与“风之积也不厚”的“也”用法相同的是
[? ]
A.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B.其负大翼也无力
C.陈胜者,阳城人也
D.是何言也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题。
刘?宽
刘宽字文饶,弘农华阴人也。宽尝行,有人失牛者,乃就宽车中认之。宽无所言,下驾步归。有顷,认者得牛而送还,叩头谢日:“惭负长者,随所刑罪。”宽日:“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州里服其不校。
延熹八年,征拜尚书令,迁南阳太守。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常以为“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吏人有过,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事有功善,推之自下。灾异或见,引躬克责。每行县止息亭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少年勉以孝悌之训。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熹平五年,代许训为太尉。灵帝颇好学艺,每引见宽,常令讲经。宽尝于坐被酒睡状。帝问:“太尉醉邪?"宽仰对日:“臣不敢醉,但任重贵大,忧心如醉。”帝重其言。
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迂久,大醉而还。客不堪之,骂日:“畜产。”宽须臾遣人视奴,疑必自杀。顾左右曰:“此人也,骂言畜产,辱孰甚焉!故吾惧其死也。”夫人欲试宽令恚,伺当朝会,装严已讫,使侍婢奉肉羹,翻污朝衣。婢遽收之。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日:“羹烂汝手?”其性度如此。海内称为长者。
(《后汉书·卓鲁魏刘列传第十五》)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州里服其不校?校:计较。
B.灾异或见,引躬克责?躬:自身。
C.人感德兴行,日有所化 ?化:风俗人心的变化。
D.其性度如此?度:推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故吾惧其死也?②昔其用武而不终也
B.①认者得牛而还?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①惭负长者,随所刑罪?②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①见父老慰以农里之言?②而从六国破亡之言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宽无所言,下驾步归。
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宽尝于坐被酒睡状。
④宽尝坐客,遣苍头市酒。
4.“物有相类,事容脱误,幸劳见归,何为谢之”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
A.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B.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我,为什么还道歉呢?
C.事物有同类的,事情也容易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D.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发现了就归还。为什么还要道歉呢?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表现刘宽行为宽厚仁慈的一组是:? (? )
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②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
③但用蒲鞭罚之,示辱而已,终不加苦?④臣不敢醉,但任重责大,忧心如醉
⑤宽须臾遣人视奴?⑥宽神色不异,乃徐言日:“羹烂汝手?”
A.①②⑤? B.①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④
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刘宽为人宽厚,他不仅没有责罚那个失牛的人,反而加以宽慰,这使得他在州里赢得了声誉。
B.刘宽历任郡守,不主张用严刑峻法整治百姓。属吏有错,他只是象征性地施刑以示;羞辱,从不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则归功于下属。
C.刘宽以德为政。他巡视属县时,对老年人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
D.刘宽性情温和慈爱。夫人在早晨会客时让侍女故意以肉汤污其官服以试其会不会发?怒,但刘宽不但神情自若,反而关心侍女烫伤了没有。
5、阅读题 阅读下面有关《论语》与《孟子》的选段,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
孟子曰:“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义所在。”(《孟子·离娄下》)
小题1:这两句话都强调了一个什么问题?(2分)
?
小题2:这两句话是否矛盾?如何正确看待两个人的观点?请简要分析。(4分)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