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九)
①途中辄杀民吏,至涿州,又击杀驿丞 ②乃削两护卫,诛其左右狎诸人 ③还南京,尽得其不法数十事 ④谮解缙至死,黄淮等皆系狱 ⑤高煦怒,手铁瓜挝杀野驴 ⑥其故纵与藏匿坐死戍边者一千五百余人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②④⑥ |
2、阅读题 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允则,字垂范。少以材略闻,荫补衙内指挥使,改左班殿直。累迁供备库副使、知潭州。将行,真宗谓曰:“朕在南衙,毕士安尝道卿家世,今以湖南属卿。”湖湘多山田,可以艺粟,而民惰不耕。乃下令月所给马刍,皆输本色,繇是山田悉垦。湖南饥,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转运使执不可,允则曰:“须报逾月,则饥者无及矣。”明年荐饥,复欲先赈,转运使又执不可,允则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因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得万人。转运使请发所募兵御邵州蛮,允则曰:“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且兵皆新募,饥瘠未任出戍。”乃奏罢之。陈尧叟安抚湖南,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召还,连对三日,帝曰:“毕士安不谬知人者。”迁洛苑副使、知沧州。允则巡视州境,浚浮阳湖,葺营垒,官舍间穿井。未几,契丹来攻,老幼皆入保而水不乏,斫冰代炮,契丹遂解去。真宗复召谓曰:“顷有言卿浚井葺屋为劳民者,及契丹至,始见善为备也。”尝宴军中,而甲仗库火。允则作乐行酒不辍,副使请救,不答。少顷火熄,命悉瘗所焚物,密遣吏持檄瀛州,以茗笼运器甲。不浃旬,兵数已完,人无知者。枢密院请劾不救火状,真宗曰:“允则必有谓,姑诘之。”对曰:“兵械所藏,儆火甚严,方宴而焚,必奸人所为。舍宴而救,事或不测。”允则不事威仪,间或步出,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以是洞知人情。讼至,无大小面讯立断。善抚士卒,皆得其用。盗发辄获,人亦莫知所由。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晚年居京师,有自契丹亡归者,皆命舍允则家。允则死,始寓枢密院大程官营。 ?(选自《宋史卷三百二十四》,有删节)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湖湘多山田,可以艺粟/艺:种植 ?
B.葺营垒,官舍间穿井/穿:凿通
C.允则必有谓,姑诘之/谓:缘由,说法
D.讼至,无大小面讯立断/讯:询问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允则爱民的一组是?(?) ?
①欲发官廪先赈而后奏?
②募饥民堪役者隶军籍
③民列允则治状请留,尧叟以闻?
④老幼皆入保而水不 ?
⑤遇民可语者,延坐与语?
⑥有自契丹亡归者,皆命舍允则家 ?
A.①③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②④⑤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李允则年轻时因材略出名,并靠祖上功德做了官;宋真宗从毕士安那里对允则的家世有所了解,因而将湖南交给他管理,并收到较好的效果。
B.在主政沧州期间,李允则“浚井葺屋”,被有些人称为劳民,直到契丹来攻,斫冰代炮,打退来犯之敌,人们才发现他善于早作准备。? ?
C.兵器库失火,李允则照样饮酒作乐不停;而后将被火烧的东西掩埋,并补充兵器。在遭到枢密院的弹劾后,允则道出了自己不救火的原因。? ?
D.李允则不摆官架子,有时徒步出行,故能“洞察人情”,因而在任用官员、审理案情、甚至在抓获小偷、处理上下级关系上都能得心应手。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转运使又执不可,请以家资为质,乃得发廪贱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蛮不搅,无名益戍,是长边患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身无兼衣,食无重羞,不畜资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吴佑字季英,陈留长垣人也。父恢,为南海太守。佑年十二,随从到官。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佑谏曰:“令大人逾越五岭,远在海滨,其俗诚陋,然旧多珍怪,上为国家所疑下为权戚所望。姑书若成,则载之兼两①。昔马援以薏苡②兴谤,嫌疑之间,诚先贤所慎也。”恢乃止。
及年二十,父忧服阕,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常牧豕于长坦泽中,行吟经书。遇父故人,谓曰:“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佑辞谢而已,守志如初。后举孝廉,将行,郡中为祖道,佑共小吏雍丘黄真欢语移时,与结友而别。功曹以佑倨,请黜之。太守曰:“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真后亦举孝廉,除新蔡长,世称其清节。
迁胶东侯相。佑政唯仁简,以身率物。民有争诉者,辄闭门自责,然后断其讼,以道譬之。或身到阁里,重相和解。啬夫③孙性私赋民钱,市衣以进其父,父得而怒曰:“有君如是,何忍欺之!”促归体罪。性惭惧,诣阁持表自首。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佑在胶东九年,迁齐相,大将军梁冀表为长史。及冀诬奏太尉李固,佑闻而请见,与冀争之,不听,冀怒而起入室,佑亦径去。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因自免归家,不复仕,躬灌田蔬,以经书教授。年九十八卒。(选自《后汉书·吴佑传》,有删节)
【注】①兼两:同时使用两辆车。②薏苡(yyǐ):一种草本植物。③啬夫:农夫。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父忧服阕——忧:担心
B. 功曹以佑倨,请黜之——黜:罢免
C. 佑亦径去——径:径自
D.与冀争之,不听——听:采纳,听从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恢欲杀青简以写经书——作《师说》以贻之
B.吴季英有知人之明,卿且勿言——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居无檐石,而不受赡遗——弃甲曳兵而走
D.冀遂出佑为河间相——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吴佑十二岁时就跟随父亲到任所生活,在劝谏父亲停止烤简刻书这件事上,他表现出了成人一般的沉稳与远见。
B.吴佑后升迁为胶东侯相,他为政仁慈清简,率先垂范。遇到打官司的百姓,他闭门自责,然后才审断诉讼,或亲自调解。
C.吴佑安于清贫自立,边放猪边吟诵经书,不为人言所动。后与黄真一起被举荐为孝廉并被人称赞为清廉有节操。
D.吴佑坚守志节,大将军梁冀曾上表推荐他任长史,但当梁冀诬奏太尉李固时,吴佑就前去与之争辩。后被调出任河间相,辞官回乡耕读。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卿二千石子而自业贱事,纵子无耻,奈先君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佑屏左右问其故,性具谈父言。佑使归谢其父,还以衣遗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无乃尔是过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来之,则安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拙效传?(明)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小题1: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 过:拜访
B.一日至比舍,犬逐之 比:亲近
C.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 坐:不费心,不劳神
D.主者谅其无他 谅:体谅
小题2:从文中下列事件的前因后果看,能体现作者或其家人对拙仆们关爱的事件是(3分)
①冬仆迷路?②冬仆饮酒?③冬仆推门?④东仆市饼?⑤戚仆缚薪?⑥奎仆市帽
A.③⑤
B.②⑥
C.①②④
D.①⑤⑥
小题3:下列对这篇文章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冬这个仆人很健忘,他随作者到燕京,与门隶们玩耍,有时人们问他的姓名他都回答不上来。
B.文章详略得当,共写了四仆,其中冬是自己的仆人,记了四件事,最详;其余三仆,则较略,奎仆记了两件事,戚仆和东仆各只记了一件事。
C.作者说:狡兔和乌贼善于趋避和藏身,却仍然难逃杀身之祸,意在说明巧不如拙。
D.作者赞仆之拙,认为拙者有福,与老庄的大拙胜巧.巧伪不如拙诚的思想有相通之处。
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3分)
(2)少役于伯修。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3分)
5、单选题 选出对“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句中加粗词的运用解释正确的一项
[?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