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六)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1分)( ) A.①认者得牛而送还 B.①少年勉以孝悌之训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①故吾惧其死也 D.①宽尝于坐被酒睡伏 |
参考答案:
小题:D
小题:C
小题:C
小题:B
小题:(1)有时出现了灾异,就引咎自责。
(2)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
本题解析:
小题:度:气度、气量。
小题:C.故:所以,连词;A.而:①表承接关系的连词,可不译,②表递进关系的连词,并且;B.以:①是介词,用,②是连词,因为;D.于:①是介词,在,②是介词,从。
小题:带有③④的选项排除即可。
小题:“从不施加刑罚”错,应是“只是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处罚,以示羞辱,终归不对他们施加严刑”。
小题:注意“或”“躬”“孰”等词的解释。
〔译文〕:刘宽字文饶,弘农郡华阴县人。父亲刘崎,在汉顺帝时担任司徒。刘宽曾经乘牛车出行,有一个丢失了牛的人,就指认刘宽的驾车牛为他丢失的牛。刘宽没有说什么,卸下牛就交给了他然后自己步行回家。过了一会,指认的人找到了丢失的牛后将刘宽的牛送还,叩头谢罪说:“我对不起您这样的长者,任您怎样处罚。”刘宽说:“事物有相似之处,事情也允许有错误,劳累你来把牛归还给我,为什么还要道歉呢?”州里的人都很钦佩他的不计较。
汉桓帝时,被大将军梁冀召用,先后五次调任司徒长史。延喜八年,朝廷征召他,授官尚书令,后升任南阳大守。先后主管过三个郡,他和气仁慈多行宽恕,即使在匆忙之时,也从未有语言、神情急躁的表现。刘宽一向认为若以刑罚来整治百姓,百姓就会只求逃避刑罚而没有了羞耻之心。属吏犯了过错,只用蒲草做的鞭子施刑处罚,只是为显示羞辱,终归不对之施加严刑。政务有了功绩,推让给下属。有时出现了灾异,则引咎自责。每次巡视属县,都只是住在乡间客舍中,就延请学官祭酒及处士诸生向百姓讲解经义,看见老年人就与他们谈农事和乡土之事,以示关切;对年轻人则用孝顺父母顺从兄长的教诲加以鼓励。人们被他的道德和行为所感化,风俗人心一天天地改善。
汉灵帝年间,被征召授予太中大夫一职,在华林园内做侍讲。熹平五年,代许训担任太尉。灵帝很爱好学术文艺,每次召见刘宽,常让他讲解经书。刘宽曾经在座位上显出醉酒入睡的样子,灵帝问:“太尉是醉了吗?”刘宽仰起头回答说:“臣不敢醉酒,但深感责任重大,内心忧虑如醉。”帝很重视他的说法。
刘宽曾经招待客人,派仆人去买酒。隔了好久,仆人醉醺醺地回来了。客人忍不住,骂道:“畜生。”刘宽即刻派人去探视这个仆人,怀疑他定会自杀。并对身边的人说:“他是个人啊,骂他是畜生,还有什么样的污辱比这更厉害呢?所以我害怕他会去死。”夫人想试试让刘宽发怒,待他准备上朝,已穿好官服的时候,让侍女送上肉汤,故意打翻沾污了他的官服。侍女匆忙收拾,刘宽神情不变,缓缓地对侍女说:“汤烫伤你的手了吗?”他的性情气度如此温和慈爱。国内的人都称他是忠厚的长者。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卜式,以田畜为事。有少弟,弟壮,式出,独取畜羊百余,田宅财物尽与弟。入山牧,十余年,羊致千余头,买田宅。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
时汉方事匈奴,式上书,愿输家财半助边。上使使问式:“欲为官乎?”曰:“自小牧羊,不习仕宦,不愿也。”曰:“家岂有冤,欲言事乎?”曰:“臣生与人亡所争,邑人贫者贷之,不善者教之,所居,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皇上诛匈奴,愚以为贤者宜死节,有财者宜输之,如此而匈奴可灭也。”使者以闻。上以语丞相弘。弘曰:“此非人情,不轨之臣不可以为化而乱法,愿陛下勿许。”于是上久不报式,数岁,乃罢式。式归,复田牧。岁余,会浑邪①等降,县官费众,仓府空,贫民大徙,皆仰给县官,无以尽赡。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以给徙民。河南上富人助贫民者,上识式姓名,曰:“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是时,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上于是以式终长者,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田十顷,布告天下,尊显以风百姓。
初,式不愿为郎,上曰:“吾有羊在上林中,欲令子牧之。”岁余,羊肥息。上过其羊所,善之。式曰:“非独羊也,治民亦犹是也。以时起居,恶者辄去,毋令败群。”上奇其言,欲试使治民,拜式缑氏②令,缑氏安之。迁成皋令,将漕③最。上以式朴忠,拜为齐王太傅,转为相。会吕嘉(南越丞相)反,式上书,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上贤之,下诏曰:“今天下不幸有事,郡县诸侯未有奋由直道者也。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昔者北边有兴,上书助官;今又首奋,虽未战,可谓义形于内矣。”乃拜为御史大夫。
赞曰:卜式以鸿渐之翼困于燕雀,远迹羊豕之间,非遇其时,焉能致此位乎?
(节选自班固《汉书》,有改动)
注:①浑邪:人名。 ②缑氏:县名。③将漕:领送漕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者以闻闻:听闻、听到
B.人皆从式,式何故见冤见:被
C.于是上久不报式报:答复
D.上过其羊所,善之善:认为……好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小题3: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体现卜式忠君爱民的一组是(?)
①臣生与人亡所争?②愚以为贤者宜死节
③复持钱二十万与河南太守?④富家皆争匿财,唯式尤欲助费
⑤乃召拜为中郎,赐爵左庶长?⑥齐相雅行躬耕,不为利惑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④
D.②⑤⑥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而弟尽破其产,辄复分与弟者数矣。(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是固前欲输其家半财助边。(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愿父子及齐习弩习船者往死之,以尽臣节。(4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A
小题2:B
小题3:C
小题4:(1)而他的弟弟却尽破他的家产,卜式就又多次把自己的家产分给弟弟。
(2)这原是以前想要捐献一半家产资助边防的那个人。
(3)他父子愿意与齐国善于射箭操船的人一起到南越决一死战,以尽为臣的节义。
本题解析:
小题1:闻:使……听到。
小题2:都是表目的的连词;A第一个“为”是作为的意思,第二个“为”是替、给的意思。C第一个“之”是代词,第二个“之”是音节助词。D第一个“于”是从的意思,第二个“于”是对的意思。
小题3:①说明卜式心志淡泊。⑤⑥主语皆为皇上,非直接。
小题4:注意重要文言现象:(1)而:连词,表转折。辄:就。数:多次。
(2)是:代词,这。前:以前。输:捐献。助边:资助边防。
(3)齐习弩习船者:齐国善于射箭操船的人。死:为……而死,意译为“决一死战”。以:连词,来。
点评:一、所选文章思想性很强,卜式的崇高品质为人称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表现,对当代学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二、题目设置较好,考查全面,有理解重要实词、虚词题,有信息筛选题,有翻译句子题,这些题都是高考中的必考题型。三、题目难度适中,符合高二学生学情。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12分)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兰亭集序》)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信可乐也信:的确 。
B.暂得于己得:能够。
C.向之所欣向:过去。
D.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及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圣人不凝滞于物
B.所以游目骋怀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
C.或取诸怀抱述诸小妹语曰
D.虽趣舍万殊虽然,犹有未树也
小题3: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A.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C.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
小题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分)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翻译:?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翻译:?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这样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本来就知道将生和死同等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是虚妄的。
本题解析:
小题1:得,得意。
小题1:A 在;表被动。 B 用来……;……的原因。 C 兼词,相当于“之于”;众多,各。
小题1:例句为定语后置。A 无特殊句式。B 定语后置。C 宾语前置。D 状语后置。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注:固,通故,翻译为所以,答案错
本题难度:简单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