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8-25 22:22: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用下面的短语组成两副有关春节和端午节的对联。要求:上下联各为七个字,语意连贯,符合节日和对联的特点,不得重复使用短语。(4分)
门上桃符   碧波竞舟   江边柳线   青艾驱瘴   迎春绿   十里欢   耀眼红   千家乐
春节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端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春 节:江边柳线迎春绿    门上桃符耀眼红
端午节:青艾驱瘴千家乐    碧波竞舟十里欢


本题解析:对对联要注意抓住对联的特点。不管何类对联,使用何种形式,却又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一要字数相等,断句一致。除有意空出某字的位置以达到某种效果外,上下联字数必须相同,不多不少。二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三要词性相对,位置相同。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数量词对数量词,副词对副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四要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覆。此外,张挂的对联,传统作法还必须直写竖贴,自右而左,由上而下,不能颠倒。与对联紧密相关的横批,可以说是对联的题目,也是对联的中心。好的横批在对联中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相互补充的作用。你在对对联的时要注意上面这几点,就可以对出不错的对联来。此题需要结合节日的特征等加以分析即可。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①日本政界的一些人妄图      日本侵华的历史,引起中日两国人民的强烈反对。
②已经布置了的工作,应该认真      检查。
③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      的行为如不停止,将毁掉自己的生存空间。
A.窜改敦促玩火自焚
B.篡改督促作茧自缚
C.窜改督促作茧自缚
D.篡改敦促玩火自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窜改”是改动的意思,窜改的对象一般指成语、文件、古书等。“篡改”是用作伪的手段改变或曲解,篡改的对象适用于比较重大问题,具有贬义色彩,一般指经典、理论、政策等。“督促”指监督催促。常用于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敦促” 指恳切地催促。常用于外交场合。“作茧自缚”比喻自己使自己陷入困境;“玩火自焚”玩弄火者,自身遭焚,比喻作恶多端的人终无好下场。故正确选项B。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选出标点符号有错误的一句,并指出怎样改正
A.鲁迅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这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
B.能否更上一层楼?这主要看我们的努力程度怎么样。
C.你是报名参加呢,还是放弃这次机会,快拿定主意吧。
D.你多听听、多看看,然后再做决定好不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问号改逗号;B的前句可看成设问句;D的问号有表委婉语气的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30个字)(4分)
风靡数十年的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据报道,“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人是不是猴子变的”“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我能穿越回清朝吗”“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2012是世界末日吗”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


参考答案:孩子的问题与以前不同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或,因孩子的问题与以前不同,《十万个为什么》将再版。)


本题解析:先根据对文段内容大意的理解,抓住具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句,加以整理概括即可。关键词句:《十万个为什么》、改版、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低碳墨守成规契合(qiè)称心如意(chèn)
B.喧闹对簿公堂炽热(zhì)为虎作帐(wèi)
C.臆造矫揉造作纤丝(qiān)呱呱坠地(gū)
D.蛰伏名不副实绯闻(fēi)蓦然回首(mò)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