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理解、分析文言句段》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8-25 22:42: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喝了贪泉的水,仍觉得心境清?爽?,处在奄奄待毙的时候,仍然乐观开朗。
B?.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北海即使遥远,乘着旋风也可以到达;早年的时光虽然已经逝去,珍惜将来的岁月,为时还不晚。
C.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孟常品行高洁,却空有一腔报国的热情;怎能效法阮籍不拘礼法,在无路可走时便恸哭而还呢?
D.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自己和终军的年龄相同,却没有请缨报国的机会;(像班超那样)有投笔从戎的胸怀,也仰慕宗悫“乘风破浪”的志愿。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长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与“或棹孤舟”中的“棹”活用类型一致的是(?)
A、亲戚之情话
B、奚以之九万里而为?
C、贾谊于长沙
D、襟三江而五湖
2、比较下列各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1)既窈窕以壑?(1)悟以之不谏
(2)程氏妹丧于武昌?(2)怀良辰以孤
A、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不同
B、两个“寻”字相同,两个“往”字相同
C、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相同
D、两个”寻”字不同,两个“往”字不同
3、下列特殊句式不同类的一项是(? )
A、复驾言乎焉求
B、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C、将有事于西畴
D、乐夫天命复奚疑
4、翻译课文中的语句。
(1)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
A.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相师
B.孔子郯子、苌弘……
C.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D.滕公其言,其貌



4、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
  陈轸贵于魏王。惠子曰:“必善事左右。夫杨,横树之即生,倒树之即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之,而一人拔之,则毋生杨。夫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而不胜一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子虽工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子必危矣!”
  ……
  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妻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1)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活用现象
使十人之而一人拔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句中“之”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 夫杨,横树之即生
B.树易生
C.逆旅父答曰
D.行贤而去自贤
4、 翻译句子
(1)树之难而去之易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妻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不属于使动用法的一项是

[? ]


A.吏民,封府库
B.烛之武退秦师
C.沛公旦日百余骑来见项王
D.项伯杀人,臣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