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 ]
①岁暮(年龄) ②影动摇(摇曳不定) ③人事音书(交游)
④漫寂寥(徒然、白白地) ⑤催短景(日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致令口爽,此亦复尔?复:同样。 ?
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当:应该。?
C、积有年载,方得一车? 积:聚集。 ?
D、便以血污涂其面目? 涂:涂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小题。
欧阳守道字公权,一字迂父,吉州人。初名巽,自以更名应举非是,当祭必称巽。少孤贫,无师,自力于学。里人聘为子弟师,主人瞷其每食舍肉,密归遗母,为设二器驰送,乃肯肉食,邻媪儿无不叹息感动。年未三十,翕然以德行为乡郡儒宗。江万里守吉州,守道适贡于乡,万里独异视之。
淳祐元年举进士,廷对,言:“国事成败在宰相,人才消长在台谏。昔者当国恶箴规,言者疑触迕,及其去位,共谓非才。或有迎合时宰,自效殷勤,亦有疾恶乖方,苟求玼颣,以致忠邪不辨,黜陟无章。”唱名,徐俨夫为第一,俨夫握守道起曰:“吾愧出君上矣,君文未尝不在我上也。”授雩都主簿。
丁母忧,服除,调赣州司户,其次在十年,后万里作白鹭洲书院,首致守道为诸生讲说。湖南转运副使吴子良聘守道为岳麓书院副山长。守道初升讲,发明孟氏正人心、承三圣之说,学者悦服。宗人新及子必泰先寓居长沙,闻守道至,往访之。初犹未识也,晤语相契,守道即请于子良,礼新为岳麓书院讲书。新讲《礼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一章,守道起曰:“长沙自有仲齐,吾何为至此。”仲齐,新之字也。逾年,新卒,守道哭之恸,自铭其墓,又荐其子必泰于当道。子良代,守道复还吉州。
里有张某丧其父小祥而舅氏讼以事系之狱使不得祭邀其售己地以葬守道闻之叹曰吾惟痛斯子之不得一哭其父也且其痛奈何?明日告之邑令曰:“此非人心,滨祭而薄之,挠葬而夺之,舅如此,是自食其肉也。请任斯子出,祭而复狱。”令亟出之。其舅丑诬守道,守道亦不自辨。转运使包恢为请祠于朝。万里入为国子祭酒,荐为史馆检阅,召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
? (选自《宋史·欧阳守道传》)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A. 自以更名应举非是不对
B. 邻媪儿无不叹息感动老人、孩子
C. 唱名,徐俨夫为第一点名
D. 又荐其子必泰于当道路中间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翕然以德行为乡郡儒宗
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
B. 及其去位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守道哭之恸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 请任斯子出,祭而复狱
郦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3.下列各句,与“吾何为至此”句式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 大王来何操B. 籍何以至此
C. 沛公安在 D. 姜氏何厌之有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 欧阳守道是吉州人,字公权,但他遇到祭祀一定自称欧阳巽。很小的时候因为失去父亲,所以家里很穷,没有老师,只好自己努力学习。
B. 乡人聘请给子弟做老师,主人窥见他每次吃饭都不吃肉,暗地送回家给母亲,便准备两碗马上送去,这才肯吃肉。
C. 欧阳守道担任狱麓书院副山长,第一次登席讲学,发明了孟子端正民心、继承三圣的学说,求学的人都很乐意接受。
D. 欧阳守道为乡里一个因受其舅的告发而入狱的张姓的人讲情,让他能够暂时出狱为其父祭祀,并为此而受到张姓的舅舅诬告。
参考答案:1.A
2. D
3. B
4. B
本题解析:1.B媪:妇女/儿:孩子;C唱名:公布姓名;D当道:当权的人。
2. A凭,介词/把,介词;B他,代词/自己,代词;C他,代词/的,助词;D然后,连词。
3. ACD均属疑问句宾语前置,B为介词宾语前置。
4. A“少孤贫,无师”并未有明确的因果关系;C“发明了”错,应为“阐明了”;D“并为此而受到张姓的舅舅诬告”表述错。
参考译文
欧阳守道字公权,一字迂父,吉州人。起初名巽,自认为改名应科举不对,遇到祭祀一定自称欧阳巽。幼年失去父亲很穷,没有老师,自己努力学习。乡人聘请给子弟做老师,主人窥见他每次不吃肉,暗地送回家给母亲,便准备两碗马上送去,才肯吃肉,邻居孩子没有不叹息感动的。年未三十,众人趋附因道德品行成为乡州儒者宗师。江万里为吉州知州,欧阳守道正好被乡里举荐,江万里特别看重他。
淳祐元年考中进士,上殿对策,说:“国事成败在于宰相,人才盛衰在于御史谏官。过去掌权的厌恶规谏,谏官怀疑冒犯,等到他离职,一起说他不是相才。有的逢迎当时的宰相,效劳卖力,也有的痛恨疾恶如仇而反常,苛责缺点,以致忠邪不辨,贬升没有章法。”宣布姓名,徐俨夫是第一名,徐俨夫拉着欧阳守道说:“我惭愧高出你之上,你的文章未必不在我之上。”任雩都主簿。
遭母丧,服丧期满,调任赣州司户,留任十年,后来江万里建白鹭洲书院,第一个请欧阳守道来给学生讲学。湖南转运副使吴子良聘请欧阳守道担任岳麓书院副山长,欧阳守道第一次登席讲学,阐明孟子端正民心、继承三圣的学说,求学的人高兴地接受。族人欧阳新以及儿子欧阳必泰起先寄住长沙,听说欧阳守道到,去拜访他,开始还不认识,见面交谈很契合,欧阳守道向吴子良请示,聘请欧阳新任岳麓书院讲书。欧阳新讲解《礼记》“天降时雨、山川出云”一章,欧阳守道说:“长沙自有欧阳仲齐,我为何到这儿来。”仲齐,是欧阳新的字。过了一年,欧阳新去世,欧阳守道为他哭得很伤心,亲自给他的墓葬题铭,又向当权的人推荐他的儿子欧阳必泰。吴子良卸任,欧阳守道又回到吉州。
乡里有张某死了父亲,一周年祭时,舅父用其他事告他,关进监狱,使得他不能祭奠,强求他卖给自己地才能安葬。欧阳守道听说后,叹道:“我痛心这儿子不能够哭他的父亲,对这痛怎么办?”明天告诉县令说:“这不是人心,临祭逼迫他,阻挠安葬,像这样的舅父,是自己吃他的肉。请放这个儿子出来,祭奠之后再入狱。”县令马上放了他。舅父毁谤欧阳守道,欧阳守道也不解释。转运使包恢为他向朝廷请求宫观官。江万里进京任国子祭酒,推荐他为史馆检阅,征召应试馆职,授秘书省正字。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节选)
柳宗元
二十一日,宗元白:辱书云欲相师,仆道不笃,业甚浅近,环顾其中,未见可师者。虽尝好言论,为文章,甚不自是也。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仆自下固无取,假令有取,亦不敢为人师。为众人师且不敢,况敢为吾子师乎?
孟子称“人之患在好为人师”。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①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②而东,如是者数矣。
屈子赋曰:“邑犬群吠,吠所怪也。”仆往闻庸蜀③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余以为过言。前六七年,仆来南,二年冬,幸大雪逾岭,被南越中数州。数州之犬,皆苍黄④吠噬狂走者累日,至无雪乃已,然后始信前所闻者。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非独见病,亦以病吾子。估雪与日岂有过哉?顾吠者犬耳!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而谁敢衔怪于数目,以召闹取怒乎?
[注]①抗颜:犹言正色,谓态度严正不屈。②挈挈:急迫的样子。③庸蜀:指四川。④苍黄:通“仓皇”,慌张。
1.下列句中加粗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是者数矣(多次)
B.被南越中数州(通“披”,覆盖)
C.然后始信前所闻者(才)
D.度今天下不吠者几人(估计,揣测)
2.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吾从而师之
B.甚不自是也
C.世果群怪聚骂
D.指目牵引
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写对韦中立的“欲相师”直接谢绝。
B.第二段写韩愈因反对不事师的坏风气,抗颜为师,而遭到笑骂攻击,以致被逼得不能安其位。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深切的同情。以此说明师道之衰,及自己不敢为师的社会原因。
C.第三段不仅赞美了韩愈提倡师道的勇敢精神,斥责了那些群怪聚骂反对从师的人,同时也表达了自己不敢为师的苦衷和怕连累后学的心情。
D.在第三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表达了对士大夫之流压抑“从师”正确意见的愤慨与沉痛之情。
4.翻译文中的句子。
(1)不意吾子自京师来蛮夷间,乃幸见取。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今韩愈既自以为蜀之日,而吾子又欲使吾为越之雪,不以病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D
3.A
4.(1)想不到你从京城来到偏远的永州,我竟幸运地被您取法。
(2)(韩愈)就严正不屈地当起老师来。世人果然都感到惊怪,相聚咒骂,对他指指点点使眼色,相互拉拉扯扯示意,而且大肆渲染地编造谣言来攻击他。
(3)如今韩愈已经把自己当作蜀地的太阳,而您又想使我成为越地的雪,我岂不要因此受到辱骂吗?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之”字用法不同于其它项的是?
[? ]
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B.夫晋,何厌之有
C.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