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4 04:37:0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乔布斯说:“不要为别人而活。”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以上两句名言引发你怎样的思考?请自拟标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高三(4)班?梁雁
爱因斯坦说:“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乔布斯却说:“不要为别人而活。”那么,我们是否应该为别人而活呢?实际上,我认为前者强调的是为别人服务而活,是一种奉献精神,因而彰显价值;而后者强调的是做好自己,不要为别人的一己之见而停滞,不要为奉承别人而委曲求全。而我们确实应该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为别人而活,不趋名利。为别人而活,并不是为达官富贵而活,不趋名利才是为别人而活的真谛。十年动乱中,在邓小平遭下放江西,而时刻在陪伴着、支持着邓小平的卓琳就一直在身后甘当无名英雄。汶川地震,她还毅然捐出储蓄的10万元,卓琳这种为国家而吃苦,相夫却甘当绿叶陪衬,为人民而活的精神,正是这种不趋名利为别人而活的最佳诠释。身为我们,也当背弃趋炎附势的悲劣思想,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为别人而活,忧国忧民。古往今来,多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者一直在为别人而活,这使他们的价值得以提升,永垂青史。“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聚欢颜,吾庐独破受伤冻死亦足!”是杜甫关爱民生,为别人而活的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忧国忧民、为别人而活的彰显。有个伟人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取得多少,而是看他奉献了多少。确实如此,我们当向那些忧国忧民、为别人而活的伟大先辈们学习,活出价值。
为别人而活,大爱无疆。怀有一颗博大的心,大爱无疆,让人生更有价值。诺贝尔是伟大的杰出化学家,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科学成就。然而,他将离开世时仍不忘奉献,将自己的资产设为诺贝尔基金,来奖励有重大贡献的科学家,服务人类。他的大爱让他的价值不知不觉中呈现给世界,为世人所传颂,大爱无疆,比比皆是。高三生张文驰为救人献骨髓而放弃备考;朋友临死一句嘱托,撑着拐杖,支撑一个家,不离不弃那患绝症的朋友遗孀和他的孩子;板凳妈妈照顾130多个孤儿……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大爱无疆,为别人而活。身为我们,也当有博大胸襟,大爱无疆,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为别人而活要不趋名利,要有忧国忧民之情怀,要有大爱无疆的胸怀.让我们为别人而活,活出价值。


本题解析:材料用乔布斯和爱因斯坦的名言来告诉我们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这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的,乔布斯的名言是从个性、创新意识的角度,爱因斯坦是从人生价值的角度。所以可以参考以下几个立意:
一、要有创新精神,生命力来自于创新
二、要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生活才会多姿多彩
三、人要懂的感恩,要勇于付出和贡献,回报社会、温暖他人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欣赏,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尊重,是一种气度;欣赏更是一种发现,一种理解,一种智慧,一种境界。我们可以欣赏别人,也可欣赏自己,还可以欣赏事物。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欣赏。
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材料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学会欣赏
欣赏,是用美好的目光去看待某些事情和物品。懂得欣赏的人,会发现世界中存在着种种美妙;而不懂得欣赏的人,一生只会沉沦于糟粕的世界当中。
有这么一则故事,一个青年人来到绿洲,问老者说:“此地如何?”老者问他:“你家乡如何?”年轻人说:“糟透了!”后来,又来了一位青年,也问了同样的话,同样,老者也问了他同样的问题。然而,他的回答和前一位青年恰恰相反,他说:“我的家乡很好,人也好,景也好……”老者给他的回答是:“这里也是同样的好。”
从以上的这则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位和第二位青年的欣赏角度截然不同。第一位青年不懂得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不懂得与他人和平相处;而第二位青年,懂得去欣赏他人,欣赏大自然的每一寸肌肤。
花,并不是只有玫瑰、郁金兰去欣赏。路边的小花,虽然没有玫瑰那么芬香、那么惹人喜爱,虽然没有郁金兰那么娇媚。但它却有着:“我一定要开花,即使不艳丽”的信念,然后在荒野中绽放属于她的美丽,让清香弥漫着整个荒野。为什么这种小花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里生长呢?因为小花懂得欣赏自己,让自己的清香布满着整个乾坤。
荒野上的小花值得我们去欣赏,在傲雪中生长的梅花,更值得我们去欣赏。杜甫曾有用美妙的诗句歌颂它:“池边一支梅……只留清气满乾坤!”或许,在花从中,众花会嘲笑它,说它那么傻、那么笨,为何只选在寒冷的冬季才开花……而杜甫却欣赏它,欣赏它那不屈不挠,不想困难低头、不惧风霜的精神。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欣赏他人,学会欣赏事物。在我身边就有这么一类人,自私、自大。在交往中,她常常会在别人背后讲他人的不是,宣扬自己的优点。久而久之,朋友们渐渐地离她而去,不与她来往。为什么呢?因为她不懂得去欣赏他人,总是用批判的眼光去对待身边的人。其实每个人都有他们自己的优点,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欣赏。如果那位同学懂得去欣赏身边的事物,懂得去欣赏别人,那么她就不会发生没有朋友这种悲剧。
欣赏,是一种美德。它包含了我们人类的思想,包含了我们人类的信念,表现出了人性的善恶。
学生欣赏,会提高你的素质。学会欣赏,会增加你的“财富”。学会欣赏,会在慢慢中你的气质得到升华。
所以,学会欣赏吧!让它完美你的人生。


本题解析:作文的核心是“学会欣赏”。所谓欣赏,就是指人们用审美的心理、用审美的眼光,对客体进行细致入神的观赏和体味。围绕此话题写作范围很大。可以让人学会欣赏大自然, 欢歌鸣叫的鸟儿, 粲然怒放的花儿,无语凝重的远山, 来去匆促的河流,空旷与落寞的戈壁, 令人怦然心跳峭壁。
可以让人学会欣赏人类几千来的人文艺术, 满怀崇敬地去欣赏一幅画,一首歌,一行字,一幢建筑物。
更重要的是让人学会欣赏人自身, 因为欣赏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理解和沟通, 也包含了信任和肯定, 欣赏是一种激励和引导, 可以使人扬长避短, 更健康的成长和进步.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渴望别人的欣赏, 同样每一个人也应该学会去欣赏别人, 学会欣赏是一种爱, 人与人之间在互相欣赏之中, 世界才能充满爱!
当然还有其他事物。如生活,生命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日本3月11日发生里氏9级大地震引发海啸及核泄漏,福岛核电站内800多名工作人员大部分撤离,但一支由50名精干人员组成的抢险救援队却坚守在核反应堆附近艰苦地工作。虽然他们被告知可以拒绝响应号召,但他们认为这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这些勇士平均年龄50岁以上,这是灾难史上第一次由长者而不是青年承担拯救使命。目前“敢死队员”已发展到181名。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40分)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说他有一个梦,就是要砸碎种族歧视的枷锁和种族隔离的镣铐,让黑人实现民主、平等、自由的理想;伟人有梦,名人有梦,芸芸众生也有梦。现实生活中的你,是否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梦呢?请用生花的妙笔,以“我曾有个梦”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散文。
要求:1.紧扣文体特征,写出真情实感;2.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我曾有个梦
天边浮云,在阳光的抚摸下镀上了金色的花纹,曾经有多少梦就如浮云,一时感慨,一时冲动,造就了它不真实的金色花纹,留下的是可望不可即的叹息。
深夜流星,悄悄划过大气层,燃烧了自己,换取了定格在人们心中的美丽瞬间。曾经有多少梦就如流星,绚丽过,辉煌过,最终还是消逝的无声无息。
河边绿柳,微漾的水面给了它婀娜的舞姿,微风的吹拂让它欢呼雀跃,曾经有多少梦就如绿柳,虔诚地为别人许下,一朝冬至,一朝冰封,到头来只落得遍体鳞伤的自己。
我曾有个梦,或远大,或渺小,或纯真,或邪恶,或圆满,或遗憾,都已是曾经,“曾经”,那是爱与爱过之间的距离。梦如琉璃,五色流光美得让每个人都想紧紧地抓在手中,只是琉璃太脆弱,稍不留神,便可碎的无处可寻。
我曾有个梦,如夕阳般,静静地挂在天际,似亘古不变。只是,或许只要一个转身的时间,它便已经悄悄的消失在西山后,消失的像从未出现过。
我曾有个梦,黯然消失似乎是历史的必然,可惜整日活在忙碌喧嚣中的人早已无暇顾及失落之感,再也想不起曾经的梦只是在某个闲下的时刻,有人的心突然痛了一下,然后,心底的某个地方好像空了一块,空的莫名其妙,连心都不敢去追寻答案。
天的西岸,太阳犹豫了一下,然后闭上眼睛纵身一跳,再无踪迹。通红的晚霞,如同燃烧的烈火,燃尽了自己的激情,便无奈的消失了。很快,夜幕降临,一颗流星华划过天际,那一刻,寂寞寥廓的夜空,有人轻轻的发出了一声叹息,很轻的声音,却使人听得分明……


本题解析:
这是一篇命题作文,文体要求散文,从所给材料分析,这里的“梦”显然不能实写梦境,而要虚写梦想、理想,才是最佳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朋友的帮助…一人生际遇既有顺境,也有逆境,激励与挫折,成功与失败,都能促人成长。
请你根据亲身体验,将下面的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题目:我在_____中成长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