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4:39: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填入下列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其实中国人自古就有“诗书作家”的传统,可以说时下父送子上学,子劝父读书的这种尊重知识的新(   )并不是偶然出现的。
A.现象
B.思维
C.风尚
D.风气


参考答案:
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他日汝当用告汝十二郎
B.某所,母立于兹。以三矢赐庄宗告之曰
C.比去,手阖门地事秦,犹抱薪救火
D.后六年,吾妻死则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代词,它 /助词,的;B项:代词,翻译成“你的”/表顺承C项:介词,用D项:这/它的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谭、张两位先生年龄上隔着一辈,学术背景一文一理,他们之间显然形成了一种合之双美,离之两伤的可望而不可即的合作关系。
B.国家大剧院挑选剧目的标准是艺术性、经典性,所以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的风格会依照欧洲话剧朴实规矩的风格,不会有载笑载言的花哨场面。
C.从攻克心理关,到胜任夺冠先锋一职,这位运动员逐渐趋于稳健,能在世界杯获得“最佳射手”称号也是实至名归。
D.每一个国家都在情不自禁地实行双语言政策:一方面用本国共同语继承传统文化,一方面用事实上的国际共同语英语,发展科技和经济,进入信息化的新时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应改为“可遇而不可求”;B项应改为“载歌载舞”;D项应改为“不由自主”。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侧重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可望而不可即”形容看来可以达到而实际难以达到,而“可遇而不可求”则是指很难碰到。“载笑载言”是出自《诗经》的短语,表示有说有笑的情形;而“载歌载舞”则是指边唱边跳舞,形容尽情欢乐。“实至名归”,作出实际的成绩,就会获得应有的名誉。“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不由自主”,由不得自己,自己控制不了自己。“情不自禁”侧重感情上抑制不住,“不由自主”侧重自己不能控制自己。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美俄“重启”关系的进程表明,虽然两国都有尽快改善双边关系的愿望,但事实上,彼此对对方的一些 ?却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
(2)对北大校长周其凤创作的《化学歌》,网友们从专业角度评析倒也无可非议,但通过质疑这首歌曲去指责周其凤本人,甚至推测“权力无所不能”,__________反应太过激烈。
(3)美日韩等国对朝鲜将发射“光明星3号”卫星的声明作出强烈的反应,朝鲜政府却??,宣布按计划发射。
A.偏见未免不以为然
B.成见未免不以为意
C.偏见不免不以为意
D.成见不免不以为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偏见强调在认识的片面性上,不准确性上,成见强调在偏见具有一定的时间性了,故选成见。(3)不以为然指的是不认为是对的,是正确的,不以为意指的是不放在心上,从意义上可选不以为意,通过排除法,可顺利选出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单选题)
①海内存知己,天涯比邻(似,像)?②若入前为寿(如果)
②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假如,如果)④曾不若孀妻弱子(及,比得上)
⑤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若夫:用在一段话开头,用以引起下文)


参考答案:②


本题解析:你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