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9-24 04:43: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⑴从诗中“柳深青”、“柳絮飞”可以看出,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有人认为“梨花淡白”和“一株雪”重复,主张改“梨花淡白”为“桃花烂漫”。请结合诗内容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⑴惆怅、伤感
⑵不能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如果改首句为“桃花烂漫”,“花满城”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惆怅东栏一株雪”相互割裂。(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阅读鲁迅的《答客诮》一诗,选出分析不恰当的一项: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
注:於菟(wūtú):老虎的别名。
A.一、二句是对一些无耻文人的污蔑即“客诮”的回答,同时也是对儒家“父父子子”正名礼教的驳斥。
B.“怜子如何不丈夫”语出《战国策赵策触龙说赵太后》:“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这里鲁迅用了肯定的口气。
C.三、四句以物喻人,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细腻地刻画,抒发了革命父辈对后代的一往深情和殷切希望,也是对“怜子”形象化的说明。
D.后两句既幽默又含蓄有力,举人所共知的事例,对敌人进行无情的嘲讽和有力的回击,同时也显示了鲁迅关心、爱护革命后代的精神。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满江红·登黄鹤楼①有感
岳飞
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②前珠翠绕,蓬壶殿③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兵安在?膏锋锷④。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
[注]①黄鹤楼:故址在今武汉长江大桥桥头,因相传仙人乘黄鹤过此而得名。②万岁山:北宋京城汴梁内皇帝营造的精美宏伟的假山。③蓬壶殿:汴梁内宫殿名。④膏锋锷:血肉浸透刀剑。
小题1:本词上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选择一种作具体赏析。(4分)
小题2:简要归纳本词的思想感情。(2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4分)参考答案一:运用了对比的写法。作者以“荒烟”中的城郭、布满郊畿的“铁骑”写出了现实中的荒芜残破,以“花遮柳护”“珠翠绕”“笙歌作”等写出了昔日歌舞不断、富庶升平的景象,今昔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之情。
参考答案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作者先通过“荒烟”和破败的城郭,抒写了作者面对国家残破的伤悲;然后通过“花”“柳”“珠翠”“笙歌”等意象描绘昔日歌舞升平的景象,借此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的痛惜;最后写敌人铁骑践踏国土,含蓄地表达了对金人入侵的愤怒。
小题1:本词既抒发了词人面对国土沦陷、山河残破的伤痛之情,也表达了渴望以身报国,收复中原的豪情壮志。(答对一点给1分;语意相近即可)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小题1:考查对作者感情的把握,注意这些句子的体会:“铁骑满郊畿,风尘恶”,“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
卖花声·雨花台
【清】朱彝尊①
衰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2。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渔竿。?秋草六朝寒,花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栏。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注:①朱彝尊,明末清初诗人,曾在明朝为官。②小长干、大长干:古代酒馆的别称。
(1)上片“潮打城还”运用了____手法,上片营造了?的氛围。(2分)
(2)请结合全词,分析“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4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鸟鸣涧
王 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阒无人声的静寂。
B、第四句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时断时续的动与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
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幽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但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
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辩证法。下列唐人诗句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是
[? ]
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
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
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
D、鹤鸣楚山静,霜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


参考答案:1、A
2、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