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十)
2017-09-24 04:44:4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   )
A.个性是在自身阅历和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每个人的发展轨迹不同,个性自然不同,蓄意的追求只会给人以矫揉造作之感。
B.华润水泥近日宣布,将斥资3.11亿元人民币,以取得山西耀华水泥89.8%的股权。
C.清悦的礼炮响遏行云,五色的彩带漫天起舞,一对新人迈进了婚礼的殿堂。
D.在2011年纳达尔和费德勒的第一次交手中,纳达尔功败垂成,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连扳两局,以大比分2:1取得阿布扎比表演赛的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蓄意为居心、存心之意。此处应用刻意,即故意,特意。C响遏行云形容歌声嘹亮,高入云霄,连浮动着的云彩也被止住了。D功败垂成指事情接近成功的时候却遭到了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已经郑重声明,日本宣布“购买”钓鱼岛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严重侵犯,也是对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严重践踏。
B.最近在我国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出现的H7N9型禽流感病例,患者的主要反应是咳嗽、发热、咽痛、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
C.某些地方政府以牺牲优美的自然环境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为代价来发展地方经济,这些短视行为无异于杀鸡取卵,其中的教训非常深刻。
D.张晓薇同学进入高三以后的学习状态一直不太稳定,接连几次在全市大型的模拟考试中成绩都不太理想,屡试不爽,心情异常郁闷。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项,“郑重”指严肃、认真。B项,“反应”指人受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的活动。C项,“杀鸡取卵”指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的好处而不顾长远利益。A、B、C三项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D项,“屡试不爽”的意思是多次试验都没有差错,与语境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A.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传授)
B.乃修教三年,执十戚舞(名词,教化,jiào)
C.十三教汝织(动词,传授知识技能,jiāo)
D.可里解燕国之患(动词,解除,解救)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曲罢曾教善才服(动词,使,让,jiāo)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疲倦对于我们的伤害,需要平心静气地休养生息。疲倦是可以战胜的,法宝就是珍爱我
们自己;疲倦是可以化险为夷的,战术就是宁静致远。疲倦?我们,?着我们;疲倦也?着我们,?着我们。
A.锤炼?折磨?考验?升华?B.锤炼?升华?考验?折磨
C.考验?折磨?锤炼?升华?D,折磨?考验?升华?锤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整段话是讲战胜疲劳,变不利为有利的。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请在下面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组是(2分)(  )
二十年前,当互联网刚刚向人类敞开一扇小窗时,我们还无法想象这个新生的“网络空间”将会向世界展示何种风景或提供何种可能,我们也很难预料到,这项“新技术”(  )改变了世界,(  )也改变了许多人的人生。互联网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力和冲击力可谓雷霆万钧,它造成的后果和状态可谓不可逆转,它衍生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谓不可战胜。如今,当网络渗入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拓展我们的社会关系并成为我们“另一种生活方式”的有力支撑时,我们(  )猛然发现,这项“新技术”所创造的“第二空间”竟然如此浩瀚、精密、复杂和充满灵性。
A.虽然 但是 才
B.不仅 而且 才
C.只要 就  则
D.因为 所以 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关联词语的选择使用,实质是考查复句语意逻辑的理解。“改变世界”与“改变许多人的人生”在语意上是递进关系,只能选“不仅……而且……”。另外,从第三个空缺处前后语句看,选择“才”才能与前一句的“当……时”形成呼应。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