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4 05:30: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①奉宣室以何年 ②处涸辙以犹欢 ③宾主尽东南之美 ④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A.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不同。 B.①句与②句相同,③句与④句也相同。 C.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也不同。 D.①句与②句不同,③句与④句相同。
2、单选题 为下列各句加粗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 ]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车柔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1.写出下列加线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1)既无伯叔,终鲜兄弟______________ (2)臣侍汤药,未曾废离______________ (3)寻蒙国恩,除臣洗马______________ (4)则以刘病日笃 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没有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诏书切峻,责臣逋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的题目是“陈情表”,请你用文中语句回答:作者是为哪件事而陈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运用了“察臣”“举臣”“拜臣”“除臣”,这些词语在表情达意方面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假设你是晋武帝与李密面谈,此时在此处李密直接提出了终养祖母的请求,你能不能用一两句话就把李密驳得哑口无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密最后提出解决尽孝与尽忠两者矛盾的办法是什么?他是怎样提出这个办法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若将课文的第3段和第1段调换一下位置,先讲理后讲情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虞荔,字山披,会稽馀姚人也。祖权,梁廷尉卿、永嘉太守。父检,平北始兴王谘议参军。荔幼聪敏,有志操。年九岁,随从伯阐候太常陆倕,倕问《五经》凡有十事,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又尝诣徵士何胤,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胤言之于王,王欲见荔,荔辞曰:“未有板刺①,无容拜谒。”王以荔有高尚之志,雅相钦重,还郡,即辟为主簿,荔又辞以年小不就。及长,美风仪,博览坟籍,善属文。释褐,署法曹外兵参军,兼丹阳诏狱正。梁武帝于城西置士林馆,荔乃制碑,奏上,帝命勒之,立于馆,仍用荔为士林学士。寻为司文郎,迁通直散骑侍郎,兼中书舍人。时左右之任,多参权轴,内外机务,互有带掌,唯荔与顾协淡然靖退,居于西省,但以文史见知,当时号为清白。寻领大著作。 初,荔母随荔入台,卒于台内,寻而城陷,情礼不申,由是终身蔬食布衣,不听音乐,虽任遇隆重,而居止俭素,淡然无营。文帝深器之,常引在左右,朝夕顾访。荔性沉密,少言论,凡所献替,莫有见其际者,故不列于后焉。 时荔第二弟寄寓于闽中,依陈宝应,荔每言之辄流涕。文帝哀而谓曰:“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乃敕宝应求寄,宝应终不遣。荔因以感疾,帝数往临视。令荔将家口入省,荔以禁中非私居之所,乞停城外。文帝不许,乃令住于兰台,乘舆再三临问,手敕中使,相望于道。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荔终不从,天嘉二年卒,时年五十九。 文帝甚伤惜之,赠侍中,谥曰德子。及丧柩还乡里,上亲出临送,当时荣之。 (选自唐·姚思廉《陈书?卷十九》有删改) 注:①板刺,即名片。古时书写名字于竹木片上,作访问通名之用。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雅相钦重雅:向来 B.淡然无营营:谋求 C.帝命勒之于馆勒:收藏 D.当时荣之荣:认为……是荣耀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时太守衡阳王亦造焉复驾言兮焉求 B.王以荔有高尚之志去以六月息者也 C.而居止俭素泉涓涓而始流 D.荔乃制碑乃瞻衡宇
|
小题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3分)(?)
A.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B.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C.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D.又以荔蔬食积久/非羸疾所堪/乃敕曰能/敦布素/乃当为高
小题4:翻译下面的句子。(12分)
⑴ 荔随问辄应,无有遗失,倕甚异之。
⑵ 我亦有弟在远,此情甚切,他人岂知。
⑶ 卿年事已多,气力稍减,今给卿鱼肉,不得固从所执也。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习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木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叟识其意,曰:“老夫无用也。”各怀之而出。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遭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但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谢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乐其无已乎?”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是吾所营乐丘①处也。”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既归,立恭曰:“是游宜有记。”属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取材于杨士奇《游东山记》)
注:①丘:坟墓。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延余两人坐延:邀请
B.道士不能胜胜:取胜
C.窍而吹之窍:钻孔
D.而乐无加乎此加:超过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内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B.草木之葩烂然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C.皆欲取而难于言觉今是而昨非
D.乐其无已乎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小题3: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B.隐溪乐观旷达,怡情山水,喜欢结交朋友,虽然年事已高,对生死却很淡然。
C.原本立恭提议该为这次出游写篇游记,可是因为一些原因,作者一直未能写作这篇游记,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及课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①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3分)
②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奈何不与道士诗?”(2分)
③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