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文言文阅读》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A.尉佗平南越,因王之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欲以客往赴秦军 C.何可乃比于汉王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D.南海尉任嚣病且死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
5、阅读题 阅读下列各段文言文,完成文后相应的题目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母曾呕吐,疑为中毒,因跪而尝之。伯父魏岐州刺史玚,深所嗟尚,每称曰:“此儿吾家之颜子也。”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口无杀害之言。至于亲宾来萃,辄陈樽俎,对之危坐,终日不倦。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饮,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少长肃然,不敢驰惰,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闻而自责曰:“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他年又大饥,多有死者,士谦罄竭家资,为之糜粥,赖以全活者千万计。收埋骸骨,所见无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1.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谢:歉意
B.此乃李将军遗惠也?遗:遗留
C.值年谷不登?登:庄稼成熟
D.每至春秋二社?社:古代祭拜土神的活动?
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自以少孤,未尝饮酒食肉?②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
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所谓阴德者何
A.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所”字也相同
B.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所”字也不同
C.两个“以”字相同,两个“所”字不同
D.两个“以”字不同,两个“所”字相同
3.下列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母曾呕吐,疑为中毒
B.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C.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
D.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
4.下列句子在文中的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① 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②何乃为人所疏,顿至于此
A.①李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儿,按照丧事需要供给钱财
②为什么竟被人疏远,真是笨到这个程度
B.①李士谦总是赶快奔赴那儿,按照丧事需要供给钱财
②为什么给人家讲道理,竟然这么笨拙
C.①李士谦就到处求援,然后用来周济他们
②为什么竟被人疏远,真是笨到这个程度
D.①李士谦就到处求援,然后用来周济他们
②为什么给人家讲道理,竟然这么笨拙
5.下列不能表现李士谦“阴德”的一项是
A.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
B.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振施为务
C.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
D.亲宾来萃,辄陈樽俎
6.下列叙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事母极孝,李玚称李士谦是李家的颜回。
B.母亲去世后,李士谦不轻易喝酒,除非亲朋好友到他家作客才喝。
C.李士谦乐善好施,一次就无偿送给乡民粟数千石。
D.李士谦造福乡里,不为留名,甚至连他的子女也不让知道。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