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昭君怨
郑域
道是花来春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
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
(1)上阕吟咏的对象是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具体分析下阕运用的艺术手法及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梅花。开放时间——未到春天;形态特点——有雪具有的洁白,还有雪没有的香味。
(2)用对比的手法,通过“竹篱茅舍”、“玉堂琼榭”的不同环境进行对比。赞美梅花不论遭遇冷落还是身处富贵都一样高洁的品质。(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1.下列诗句中“风流”一词的含义相同的两项是
[? ]
A.千古风流人物
B.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C.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D.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2.对诗句内容解说不当的一项是
[? ]
A.“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总领全词,为下文赞周郎埋下伏笔,创造出雄浑的气氛。
B.“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词形象生动,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赤壁奇景。
C.“小乔初嫁”,“羽扇纶巾,谈笑间”等词句从正面多角度赞美周郎的年少得志、指挥若定的从容神态。
D.“江山如画”承上总括,“一时多少豪杰”呼应“千古风流人物”,再为赞美周郎蓄势,自然过渡到下阕。
参考答案:1.AD
2.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6分)(06浙江)
[正官]叨叨令?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
[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1)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
参考答案:
(1)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偶成
(宋)饶节
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
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前山花已开。
请从“虚实”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参考答案:
前三句实写:松荫之下柴门锁着一院绿苔,成双成对的蝴蝶不停地飞舞,还有两腿拖着重重花粉飞来的蜜蜂,这些都是眼前之景。后一句是虚写:前山繁花似锦的世界,这是想象之景。虚实相生,交织成一个幽僻而又充满春意与生机的画面,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题解析:
松树下苔痕斑驳的柴门紧闭着,只有蝴蝶双双飞舞着越过墙来~~蜜蜂肥大得像蚕茧一样,应该是前山的花又盛开了。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词,然后回答问题。
湖州歌(其六)
南宋-汪元量
北望烟云不尽头, 大江东去水悠悠。
夕阳一片寒鸦外, 目断东西四百州。
[注]此诗是元灭南宋时,作者被元军押解北上途中所作。
小题1:简析"望"在诗中的作用。(2分)
小题2:简析"大江东去水悠悠"与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表达的不同情感。
(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望"字起到全诗景物描写的统领作用。(2分)
小题1:"大江东去水悠悠"抒发了作者身处国家衰亡不可挽救之时的悲痛心情,侧重现实。
(2分)苏轼的诗句表达了对历史流转、英雄不在的感慨,侧重怀古。(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诗眼。答题时要答出一个字统率全篇及对景物的作用。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根据注释及课内所学可知此诗表达的是亡国之悲,而苏诗表达的是怀古之情。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