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9-24 05:46: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小题。
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①
辛弃疾
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 鹧鸪声里数家村,潇湘逢故人。
挥羽扇,整纶巾,少年鞍马尘。 如今憔悴赋招魂②,儒冠多误身③。
[注] ①耒阳:地名;张处父:词人好友;推官:官职名。②招魂:《楚辞》的篇名。
③借用杜甫的诗句“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
小题1:词的上阕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简要分析。(5分)
小题2:下阕运用什么样的手法描绘了怎样的形象?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上阕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2分)“山前灯火欲黄昏”写出了夜幕似降非降的昏暗,“山头来去云”写出了作者飘然不定的凄苦,“鹧鸪声里数家村”以“鹧鸪”,写出了意境凄冷,(2分)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1分)
小题1:运用对比或用典的手法,(2分)写出了一个少年时期风流潇洒、意气风发而现在漂沦憔悴、落魄江湖的诗人形象。(2分)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与郁愤。(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首先回答出“上阕营造了昏暗、萧瑟、凄冷的意境”,再结合诗句“简要分析”,最后回答“表明作者对前途的忧虑”的情感。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下阕运用了对比或用典的手法,再答出情感——表达了作者壮志难酬、报国无门的苦闷与郁愤。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小题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中秋月
白居易?苏轼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暮云收尽溢清寒,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银汉无声转玉盘。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此生此夜不长好,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 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小题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5分)
小题2:《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主要运用了对比手法,试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白诗,抒发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苦(抑郁、惆怅、失落)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情。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途未卜的感叹。
小题1:诗中主要运用对比手法,将昔年与今年进行对比。具体表现为:①地点对比。昔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②情景对比。昔年是欢乐之景,今年是冷清之景。③情感对比。昔年是喜悦之情,今年是愁苦之情。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C,侧重“分析综合”能力的考查。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表达技巧”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8分)
乙亥岁除渔梁村?黄公度
年来似觉道途熟,老去空更岁月频。
爆竹一声乡梦破,残灯永夜客愁新。
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领略春。
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
[注]宋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作者从被贬之地奉诏回朝,大年三十行经闽北渔梁村时写下了这首诗。
小题1:结合全诗,试分析作者“愁”的具体内容。(4分)
小题2:请对“想得在家小儿女,地炉相对说行人”一联作简要赏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作者从自己多年来宦海沉浮,有茫茫身世之感,更兼时光流逝而功业未就,又有岁月蹉跎的嗟叹;(1分)写到除夕夜客居他乡,入梦追寻家人团聚的欢乐,却被爆竹声惊醒了,孤灯陪伴,更觉得旅况的孤单寂寞,又添新愁;(1分)接着诗人通过天气描写,映衬游宦在外的艰辛和漂泊羁旅的愁苦;(1分)最后更是抒发了绵绵的乡愁。(1分)
小题2:尾联展开想象(或答“对面落笔”“虚写”),不说自己如何想念家人,而说儿女们在“围炉”时念叨自己,把思乡之情表达得更加生动真切。


本题解析:
小题1:结合诗句,首联中“道途熟”“ 老去空更”表明诗人多年来仕途奔波,宦海沉浮,岁月流逝,功业未成的感叹,颔联“乡梦碎”“惨灯”“永夜”“客愁新”点明思乡、孤独寂寞情感。颈联描写天气,眼前天阴雨雪和想象春光明媚形成反衬,表明羁旅艰辛。尾联想象家中儿女对自己的思念,实则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小题2:此题是对诗歌表达方法的鉴赏。诗人思乡念人,却想象家中儿女对子的思念,更能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情,类似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也是这种表达方法。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参考答案:⑴不积跬步 无以至千里?⑵酿泉为酒 泉香而酒洌?⑶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本题解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跬”“至”“洌”。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补写下列句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答对一空给1分)
(1)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______,天下归仁焉。_____而由人乎哉?”(《论语.弟子问仁》)
(2)__________,_________。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3)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_________,__________。(柳永《雨霖铃》)
(4)恰同学少年,_______;书生意气,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参考答案:(1)一日克己复礼?为仁由己(2)险以远 则至者少(3)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4)风华正茂 挥斥方遒


本题解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克、仁、以、宵、残、遒。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