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世界永远处在变化之中。有位哲人说:世上唯一永恒的事情就是变化。的确,自然界、人类社会都在变。面对这变化无穷的世界,我们该怎么办?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面对变化”为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文体(除诗歌外)自选。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写作题 生活中,感动无处不在。可以是为着一次久别后的相聚,为着亲人温暖的关爱,为着一个陌生的微笑,为着一朵绽放的鲜花,为着每一天适时而至的阳光,为着我们美好的青春岁月,为着生命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些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回想一下,你最受感动的人和事是什么?
请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注意:题目自拟;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带给你感动的理由很多,只要你认真观察生活,认真体味生活,你就会发现人每时每刻都处在感动之中,你被别人感动着,反过来你又感动着别人。横线上要补充的内容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或其他。
这个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将抽象的感受具体化,要将一种心理体验生动形象地展现成让人看得见、想得到的东西。可刻画自己感动的心理,也可写别人感动时的反应;或记叙大的事件,也可抓取小的细节;可全方位地描述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也可捕捉故事中的一个场面,一个动作,甚至一个表情;可写别人让你感动,也可写你让别人感动。
写作时有两种情况应引起大家注意:一方面是没有挖掘出“感动”一词深层次的哲理,而只是泛泛地谈论“某某人、某某事令我感动”,或者“我感动了”;另一种情况是泛泛谈“我”的确感动了,但没有展示我受到了哪些感动,这些感动对“我”产生了哪些方面的影响,这些影响对“我”产生了哪些意义,“我”的所思所想为此会出现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文章读起来显得空泛,乏味。
写法上,既可以抒情,也可以议论。但组织起来的材料作为文章主体框架必须都是抒情、议论的基础,否则,所抒之情,所议之理,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就起不到感染读者的作用,反而会让读者望而生厌。无论采取何种表达方式,都必须要把握住情感的基调,以真情感人,以深邃的思想感人。
点评:考场作文的立意,最重要要的是准、稳。如果没有十足的把握,尽量不要标新立异。要做到“准”“稳”要善于找到命题人在立意方面有相关暗示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关键性的句子往往在材料的结尾处,往往以议论句的形式出现。关键的词语可能是出现次数较多,且有象征意义的词语。材料作文的开头,最好能够将材料简述一次,然后依据材料提出中心论点。在作文的开头将材料简述一次,可以保证自己的观点的确源于材料,不会脱离材料。且能够明确地体现从材料中提炼自己的中心论点的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肖伯纳: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
周国平: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追求和创造;一是得到了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珍惜幸福
拥有爱她的机会,你很幸福。——题记
还记得那是一个冬天,天气很冷,空中零零散散的飘着雪花。
我打着伞拖着疲惫的身子,走在回家的路上。“啊——”我一个不小心便踏进水坑里。我的脚像触电般的缩回,寒冷以光速从我的脚掌直达大脑神经——整个人都精神了不少。“我怎么这么倒霉啊?”无奈,我踉踉跄跄的回家。
终于到家了,我赶紧换上我干净的棉拖鞋,便悠哉悠哉地躺到沙发上看电视,谁知正享受着呢,“咔哧”一声,电视光一闪便停电了。“我怎么还这么倒霉啊!”更加无奈的,我不情愿的去写作业。
“嚓嚓嚓——”我听见一阵刺耳的声音,便循着声音去找。当我走到浴室门口时,发现妈妈正蹲在地上给我刷鞋,妈妈系着蓝色的围裙,双手不停地在凉水里来回摆动。因为停电,没有热水,妈妈的手没凉水侵蚀的不成样子。手指肿的像粗大的香肠,手背也高高隆起,整个手红得像被开水灼烧过一般。我的心里充满了负罪感,喉咙也肿胀的要命,眼泪像洪水一样没有任何警告和提示决堤而下……
我不知道如何开口,更不知道开口要说些什么。无奈的,我静静的回屋,更加认真的写我的作业。
每次写完作业,妈妈都要检查。尽管,尽管她不懂什么数学公式,尽管她不懂什么欧姆定律。但是她唯一懂得的就是,这是一份谁也无法替代的爱。
母亲双手在蓝围裙上使劲擦拭着,一双红肿的手拿起作业,认真的看了起来。我仔细的看着妈妈,仔仔细细的看着。我发现我已经好久都没这么认真的看妈妈了,妈妈的爱化作白色的游丝布在鬓旁,调皮的鱼游上眼角,还有那双原本好看的手如今也布满老茧……不觉的,数颗晶体从我眼中落下,重重的砸在地上,砸在我那颗忽略母亲的心上,狠狠地,毫不留情。
夜深了,我躺在床上,久久的,无法入睡。我相信现在还不晚,还不晚去爱我的母亲,还不晚享受我所拥有的母爱。
不能忽视你所拥有的幸福……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材料以人生悲剧“得到”和“没得到”;以人生两大快乐“没有得到和得到”为内容,给我们深刻的哲理启发和警醒。为此可参考以下立意:
①占有欲未得满足的痛苦和已得满足的无聊是双重的悲剧。
②为了目标,而去追寻梦想。
③要珍惜现在,学会欣赏和品味美。
④不要因为追寻梦想而忽略现在所拥有的幸福。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希腊亚历山大帝未即位时,每听到父王在国外打胜仗的消息,就忧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他父亲征服了,自己将来再无用武之地。
唐诗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座丰碑。对宋代诗人来说,唐诗既是丰厚的遗产,也是巨大的挑战。所以,钱钟书先生说,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在全面理解材料的基础上,提炼观点,展开联想。可以写自己的经历、感受和见解,也可以讲述身边的故事。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从“亚历山大的担忧”说起
据传,父亲一打胜仗,亚历山大就忧心忡忡。为什么?——怕天下都被父亲征服了,自己即位后英雄无用武之地。
面对这个理由,我先是哑然失笑,觉得这个理由真得很特别,甚至有些无厘头;可是笑过之后却陷入了深思,觉得亚历山大的担忧不仅不是无厘头,反而担忧得挺有道理,试想,当李白写出一首首气冲斗牛的诗篇的时候,与他同时代的诗人们是不是有过这种担忧?当牛顿用他的三大定律将运动奥秘揭示得淋漓尽致的时候,那些年轻的物理学家是不是也有这种担忧?当乔丹在篮球场上打破一个个纪录的时候,那些初入NBA赛场的后生们是不是也有这种担忧?
无庸置疑,他们都有过这种担忧。看来,“亚历山大的担忧”反映了人们面对优秀前辈时的真实心理——既兴奋,又嫉妒,还有一点点对自己的不自信。
然而,我要提醒你,如果在优秀前辈面前,你仅有这种“担忧”,那是一种很不成熟的表现,如果你想成为一个超越前辈的人,那就要在“担忧”之后,为自己能遇到这样一位才能超群的前辈而高兴,为自己能拥有一个巨人的肩膀可以站立而高兴。试想,如果没有牛顿力学理论,怎能激发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这一天才的构想呢?如果没有乔丹们的巨大成就,怎能激发科比们的万丈豪情,为观众奉献出一场场精美绝伦的比赛?如果没有比尔盖茨的微软帝国,又怎能有马云们独辟蹊径的传奇创业经历?
唐诗过后是宋词。前人取得的巨大成就必定会激励后人去拼搏,去超越。想当初,面对唐代诗人们将律诗、绝句这些诗歌体裁演绎得五彩斑斓的时候,宋朝的诗人们肯定也担忧过,哀叹过:唐人已经把这些体裁的精妙发挥得淋漓尽致,已经将生活的喜怒哀乐描绘得体贴入微,哪里还有我们宋朝诗人的地盘?然而,宋诗并没有因此而凋零,它开辟出了“理趣”这一诗歌新天地;不仅如此,宋代诗人还努力拓宽了诗歌这一体裁,将曲子词这一诗歌新样式谱写得荡气回肠。当我们读到“杨柳岸,晓风残月”“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些脍炙人口的词句时,谁能不感叹宋朝诗人们才气之横溢?谁的眼中还会只有唐诗没有宋词?正是由于宋代诗人们没有在唐诗这个巨人面前自卑自弃,没有把这份丰厚的遗产当成甩不掉的包袱,而是把它当作提升诗学底蕴的养料,研究它,借鉴他,超越它,终于在诗歌的花园中培育出宋词这朵奇葩。如果我们再沿着诗歌发展的道路往后走,我们还可以看到元代诗人做着宋代诗人同样的事,他们站在宋词这个巨人的肩膀上,创造出了通俗晓畅、感情张扬的散曲。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这样说,没唐诗就没有宋词,没有宋词就没有元曲。前人创造的业绩,先辈开辟的疆野,给后人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撑,虽然这种支撑带着巨大的压力,但是对于一心想开辟自己新天地的人们来说,这份压力不正是前进的动力吗?
但愿我们今天的人们,在面对前人的优异表现,面对前人留下的伟大业绩时,不再只是“担忧”。
唐诗过后是宋词,唯有站在高山方能看到远方。
2、别样的激励
即使现在,对手也不停地翻动书页。
——哈佛大学图书馆标语。代题记
假如不是亲身来到翔的药店,亲眼看着翔给一位顾客疗伤止痛,我做梦也不会相信这位小学一年级念了三遍的翔居然会是一位成功的药店老板,竟然还会是位拥有行医资格证的药剂师兼医师!
他的药店坐落在城市商业副中心的热闹地带,三开门的门脸,聘了四个员工。他自己坐在店堂柜台外的一张白色硬木桌旁,接受前来买药的顾客的咨询。时不时有顾客前来找他就诊。翔看病不收诊费,顾客所需的药,则在翔的店里购买。
“顾客是上帝。小毛小病的,我就随手给看了。打工的人文化不高,上医院又心疼钞票。到药店乱买药,吃不好病,反倒吃出病来。我给指导指导,他们也就放心了。”
翔稍得空闲,便赶紧和我说话。虽说十多年没联系,毕竟是从小厮混过来的,看得出,翔是真心要留下我来叙旧的。
“你在店堂里转转,或者拿本杂志看看。我这生意也就上午七、八两个钟头闹猛——后面就清淡了。”
若不是姨父厂里的四川人老黄说起翔,我可能不会起个早来到这座邻县的县城吃蒸缸羊肉兼看望翔。老黄做工时扭伤了腿,送到城里大医院又是拍片又是输液,化了四千八百多块钱,腿还是走起来不利索。经老乡介绍,去了翔的药店,翔给推拿按摩了半个来月,居然好利索了。
“这个医生真安逸!又温和又大方,医术高,不贪心,好人一个!”
这个人会是翔?懒懒的、老是上学迟到的翔,脱胎换骨了?
一起坐在茶餐厅里吃羊肉面时,邻桌的一位中年人抢着替我们预先付了账。这是这里的不成文的规矩,碰上你敬重的人与你在同一地方就餐,替他预先付帐是一种礼节。
望着那人出了餐厅,我诧异地问:
“这不就是钱老中医的大儿子吗?你们是朋友?”
“其实应该由我请他的。又让他抢先了!”
借着酒劲,翔一五一十地说起了他和钱医生的交起。
他们是城里最早开的两家私人药店的老板。钱医生秉承家学,识得药材,治得疾病;而翔只有资金和医药公司的人脉。所以自开张起,翔的药店始终没办法景气起来。看着钱医生的药店一日日地兴旺发达,只有初中学历的翔下决心学医。他把从顾客那儿听到的对于钱医生的赞美作为一种别样的激励,勉励自己更加刻苦、勤奋地学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也成了一位广有口碑的医生,药店也因此兴旺起来。
“当年,你爸你妈,还有你姐姐,那样苦口婆心地勉励你,你就是不肯读书。想不到一踏上社会,碰上个对手,你就被激活了!”
“人嘛,总有好胜心的。对手的激励,刺激的就是这份好胜心。”
翔笑着说。
上午九点的阳光透过玻璃照进餐厅,照到翔圆实而自信的脸上,也照到他头上的一块店匾,上面是仿任政字体的四个字:后来居上。
本题解析:写作导引:
这是一道组合式材料作文,审题时要找到两则材料的共同点。从“父王——亚历山大”“唐诗——宋朝诗人”这两组关系来看,材料的共同话题是“如何对待优秀前辈或前辈取得的成就”,对这个话题的回答即文章的立意,如:(1)学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舞蹈。(2)别把前人成就当包袱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当下中国最缺什么》一文中写道:你问当下中国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线。这很可怕。一个人,没了底线,就什么都敢干……底线就是生命线。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没有添加剂;一个人很伟大,不是因为他多好,而是因为他讲诚信、守时、不偷东西。”
8月15日闭幕的中国互联网大会发出倡议,全国互联网从业人员、网络名人和广大网民,都应坚守“七条底线”,营造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积极传播正能量。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坚守底线
梁漱溟先生曾写过一本书《这个世界会好吗》,这个世界会好吗?易中天回答说:“中国缺底线,什么都敢干”;白岩松反问道:“这个时代怎么了?都拿一个人的底线当优点”;中国互联网大会倡导坚守“七条底线”……这个世界会好吗?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坚守自己的底线,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学会信任,让道德之树常青,这个世界会不好吗?
著名学者摩罗在《大师的眼睛》中评价道:卡夫卡的眼睛是忧伤的。忧伤寓于他的话之中:“上帝生活在神秘和黑暗中。”但我始终认为,上帝的眼睛是雪亮的。一个人没了底线,可以往食品中加入添加剂,置广大消费者的安全于度外;一个人没了底线,可以肆意地污染互联网的环境,传播着负能量;一个人没了底线,诚信、守时、自律推动了其意义,也发挥不了作用。在没有监视器的地方,只有上帝的望远镜。坚守底线,从每个人开始,从心中的自律开始。抛弃了自律和底线,人不再是完整的人,社会这个大能量场中也充斥着负能量。我们开始不再相信,开始把标准随底线的缺失一起降下,最终人不能生活,国将不国。
古来有“梨虽无主,我心有主”的美好道德,但如今谁能拥有那一份坦诚和自觉呢?坚守底线,崇尚美德被视为另类;坚守底线,崇尚美德只成为空谈,到那时,我们该去向何处呢?坚守底线,还需我们牢牢地把握住心中的道德准则,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素养。我们总是幻想着桃花源中的美好,却忘了将诚信付诸行动;我们总是羡慕着别国国民的高素质,却忘了将严于律己铭刻在心。其实,重塑底线,并提高底线,只需要我们镇住心魔,播下道德的种子。
央视名嘴白岩松在微博中感慨:“这个时代怎么了?”这个时代充斥着怀疑与不信任。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卢新宁在北大中文系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在怀疑的时代仍需要信仰》的演讲,她道出了她的担忧,同时也在勉励着我们。选择相信,很难吗?即使文学典籍挡不住地沟油的泛滥,唐宋诗词阻止不了毒奶粉的生产,我们也不应该用怨恨来对待人生,“回馈”社会。需知怀疑更毒,更加不可扼制。选择信仰,选择相信,让底线长存,让道德之树常青。
这个世界会好吗?易中天在写道:“底线就是生命线。”坚守住底线就是坚守住生命线,握住生命线,期待这一片净土,重回宁静。
本题解析:第一则材料是名人言论,主要意思是:1、当下中国最缺底线;2、底线就是生命线。第二则材料也是名人言论,主要意思是:底线是一个人做事的最基本的标准,但绝不是最高标准,我们不能拿底线当优点,要有更高的追求。第三则材料是一个新闻事件,主要意思是:呼唤中国网民坚守底线,传播正能量。综合三则材料,求同存异,可知:本次作文的主旨应该围绕“底线”二字展开,在肯定坚守底线的原则基础上,畅谈自己对“底线”的各种认识。学生在写作中,可以针对两位名人的言论发表看法,也可以表达自己对底线的独特认识;可以评论中国网民的底线问题,也可以针对生活中种种守住底线或放弃底线的行为,发表看法。
底线,即最低界线。从“底线是做人的基石,是处世的最起码的准则,也是人们安身立命、维护自尊的法宝”这一材料的关健句看,可以以前半句为主,侧重写道德底线的重要性。强调要信守爱国、忠诚、善良、守信、仁厚等为人的基本准则,否则,尚不是“人”,何谈“成才”。这一类的正面例子很多:屈原的正道直行,九死未悔;苏武的被扣异邦,坚贞不屈;……反面例子如秦桧、吴三桂等也很好找。也可以以后半句为主,侧重写行为底线的重要性,在平时生活中,出言吐语,举止行为,也要坚持一定的原则,才能维护自己应有的权利。如果心中没有底线,或行为越过了底线,势必成为被欺凌被嘲笑的对象。本文以议论文较为好写。正反对比论证的构思,丰富典型的事例,适当采用一些修辞手法使议论文的语言有一定亮点,就可以写出一篇不错的文章。写记叙文也不难,注意从小处入手,重视设计较为曲折的过程,人物形象的塑造可突出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