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4 06:17:5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正确的一组是(?)
A.我细细观赏它(qiān)细的脉络,嫩芽,我以(yà)苗助长的心情,巴不得它长得快,长得茂绿。
B.诸君(yì)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zhǐ),容有底止。
C.一个人(jiā)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hùn)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
D.我今天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幽谷上升,高山下降,坎(kě)(qǔ)折之路成坦途,圣光披露,满照人间。



2、语言运用题  下面这段文字是从哪三个方面指出儒、道“离异而对立”的?请简要概括,不超过20个字。
儒、道是离异而对立的。一个入世,乐观进取;一个出世,消极退避。如果说荀子强调的是“性无伪则不能自美”,那么庄子强调的却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前者强调艺术的人工制作和外在功利,后者突出的是自然,即美和艺术的独立。如果前者由于其狭隘实用的功利框架,经常造成对艺术和审美的束缚、损害和破坏;那么后者则恰恰给予这种框架和束缚以强有力的冲击、解脱和否定。
                                                                   



3、语言运用题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的古训,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对人们有警示作用。请根据示例向大家推荐一条你最喜欢的古训并说明推荐的理由,要求语言简明连贯。
  示例:
  古训: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推荐理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大凡有所成解的人,往往都善于以别人之长补自己所短。所以我们要谦虚好学,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这样才更利于自己的发展。
(1)我最喜欢的一句古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推荐理由:(不少于40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卷:考卷(juàn)被风卷(juǎn)起,飘落到了地上。
B.乐:教我们音乐(yùe)的老师姓乐(yào),他乐(lè)于助人。
C.了:他了(liào)望半天,对地形早已了(liǎo)如指掌了(le)。
D.吭:小李一声不吭(kēng),小王却引吭(háng)高歌。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空缺的部分。(5分)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隐《锦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