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9-24 06:28: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文言文,完成下面的题。
  王曾,字孝先,青州益都人。少孤,从学于里人张震,善为文辞。咸平中,由乡贡试礼部、廷对皆第一。杨亿见其赋,叹曰:“王佐器也。”宰相寇准奇之,特试政事堂,授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其见尊礼如此。
  出知应天府。天禧中,民间讹言有妖起若飞帽。夜搏人,自京师以南,人皆恐。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天圣四年夏,大雨。传言汴口决,水且大至,都人恐,欲东奔。帝问曾,曾曰:“河决奏未至,第民间妖言尔,不足虑也。”已而果然。
  陕西转运使置醋务,以榷其利,且请推其法天下,曾请罢之。
  曹利用恶曾班已上,尝怏快不悦。及利用坐事,太后大怒,曾为之解。太后曰:“卿尝言利用强横,今何解也?”曾曰:“利用素恃恩,臣故尝以理折之。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太后意少释,卒从轻议。
  以彰信军节度使复知天雄军,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曾进退士人,莫有知者。范仲淹尝问曾曰:“明扬士类,宰相之任也。公之盛德,独少此耳。”曾曰:“夫执政者,恩欲归己,怨使谁归?”仲淹服其言。
  曾资质端厚,眉目如画。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人莫敢干以私。少与杨亿同在侍从,亿喜谈谑,凡僚友无不狎侮。至与曾言,则白:“余不敢以戏也。”平生自奉甚俭,有故人子孙京来告别,曾留之具馔,食后,合中送数轴简纸,启视之,皆它人书简后裁取者也。(《宋史·王曾传》)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宰相寇准之/奇:认为……奇异
B.出应天府/知:主持、掌管
C.卿勿以我为也/慢:傲慢
D.太后大怒,曾为之/解:理解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属于侧面表现王曾的才华和为政才能的一项是(?)
①曾令夜开里门,敢倡言者即捕之,卒无妖
②帝尝晚坐承明殿,召对久之;既退,使内侍谕曰:“向思卿甚,故不及朝服见卿,卿勿以我为慢也。”
③今加以大恶,则非臣所知也
④契丹使者往还,敛车徒而后过,无敢哗者
⑤仲淹服其言
⑥在朝廷,进止皆有常处,平居寡言笑
A.①③⑥?
B.②④⑤
C.①②④
D.②④⑥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代咸平年间,王曾参加会试和殿试,都考了第一。宰相寇准看了他的文赋,慨叹道:“这真是王佐之材啊!”认为他是奇才。
B.陕西转运使以地方特产醋来谋利并且请求朝廷在全国推行这一办法的行为,被王曾上奏废止,表现了王曾的爱民思想。
C.大臣曹利用与王曾的个人感情上有嫌隙,王曾对他的专横跋扈也常常加以抵制,但是关键时刻却没有落井下石,表明了他的不畏权势和胸怀坦荡。
D.王曾之所以赢得朝廷内外、黎民百姓甚至外族使者的尊敬,除了他的文章才华、为政能力之外,还因为他稳重的性格和公正无私、爱民、勤俭的品质。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人乐其政,为画像而生祠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


参考答案:1.D
2.B
3.A
4.⑴当地百姓对他的施政很满意,为他画像而并为他立生祠供奉他。
  ⑵本来就知道把死和生等同起来的说法是不真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妄造的。
  ⑶我们已经出洞了,就有人责怪那些想出来的,我也后悔自己随同他们,以至不能尽那游玩的乐趣。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列第不出三已下 ?
B.姚黄一接头直钱五千 ?
C.花之钟其美 ?
D.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铺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加粗的词,古今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五祖夜至三更
B.自古传法,气如悬丝
C.未知根本事由
D.因此便立南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对下列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不珍器重宝肥饶之地——爱:吝惜
B.委下吏——命:命令
C.才能不及中人——中人:平常的人
D.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作难:起事、首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春风来,水波不兴     徐:慢慢地。
B.纵一苇之所如,万顷之茫然 凌:越过。
C.以其后名之曰“褒禅”   故:缘故
D.而吾与子之所共      适:适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