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一落索·蒋园和李朝奉
舒亶
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注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注〕诮:简直,全然。
(1)词的前两句运用了什么方法描写春景?请简要说明。前人有云:“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本词作者赏花“却不带花归”,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阙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第一问:前两句运用侧面描写(或烘托)的方法,通过写词人的为春陶醉烘托出春景的迷人。
第二问:委婉曲折地表达与众不同的爱花、惜花的深情。(意对即可)
(2)运用反问手法强调人无法与花比;运用对比的手法,将花朵虽会凋谢但年年重开,而人的盛年一去,却再不复返作鲜明对比;抒发了花开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难驻的感慨与愁绪。(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1)诗中哪一联“状难状之景如在目前”?试作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尾联与杜牧“白云生处有人家”(《山行》)、王维的“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终南山》)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颈联互文见意,写“山行”所见动景。“熊升树”“鹿饮溪”未受任何惊扰,见其除“幽径”的“独行”者之外,四野无人,一片幽静,而“独行”者看了“熊升树”,又看“鹿饮溪”,其心情之闲静愉悦,见于言外。(意对即可)
(2)杜牧诗句是看见了人家,王维诗句是看不见人家,才问樵夫,梅尧臣诗句则是另一番情景:望近处,只见 “熊升树”“鹿饮溪”,没有人家;望远方,只见白云浮动,也不见人家,于是自问:“人家在何许?”恰在这时,云外传来鸡叫,仿佛有意回答诗人的提问。两句诗,写“山行”者望云闻鸡的神态及其喜悦心情,跃然纸上。(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10分)
鹧鸪天·送叶梦锡
陆?游
家住东吴近帝乡, 平生豪举少年场。十千沽酒青楼上, 百万呼卢锦瑟傍。
身易老, 恨难忘, 尊前赢得是凄凉。君归为报京华旧, 一事无成两鬓霜。
[注]呼卢:古代一种博戏。锦瑟:琴之美称,此处代指歌女。
小题1:上阕中“十千”和“百万”两词有何妙处?(2分)
小题2:词人说“恨难忘”,他有什么难忘之恨?(4分)
小题3:这首词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简要分析。(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十千”“百万”,语气夸张(1分),写出了词人年轻时一掷千金(或“豪放不羁”“轻财恣意”等)的性格(1分)。
小题2:一恨岁月匆匆,年华老去;二恨抗金不成,报国无门(或“功业未成”、“壮志难酬”等)。(每点2分)
小题3:对比(2分,答“今昔对比”、“虚实对照”、“反衬”也可)。上阕描绘词人豪放不羁、意气风发的少年形象(1分),与下阕年老衰颓、凄凉落寞、一事无成的词人形象(1分),形成鲜明对比。
本题解析:
小题1:
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十千”“百万”这是两个数量词,数目很大,显然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用于突出强调人物形象。
小题2:“身易老, 恨难忘”一句承上启下,由回忆而转入现在,由叙事而转入直抒胸臆。“恨难忘”主要是因为“身易老”而“一事无成”,而“一事无成”则主要暗指“抗金不成,报国无门”。
小题3:这是一道考查赏析表达技巧的题目,此类题目的解题思路是先指出所用表达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最后点出其表达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岑参《逢入京使》,回答问题。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诗人出塞路上逢入京使者,想给亲人捎封信,但却苦于没有纸和笔,只好请他带个平安口信。诗人真的连纸笔都没有吗?这样表达妙在哪里?请从语言和风格上作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诗人并非没有纸笔,这样写显得更为含蓄。从语言上看,诗人用的是“人人胸臆语”,朴素自然,不假雕饰,极平凡而极亲切感人;从风格上看,表现出诗人豪迈的胸襟。
本题解析:(答前应作这样的思考:诗人说没有纸笔只是个漂亮的借口,而诗人出塞的目的自然是投笔从戎,豪情满怀,想立功边疆,封妻荫子,对故乡和亲人虽有思念之情,但并不太强烈,因此不知从何说起,倒不如不写更好些。然后即可作答。)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虞美人 宜州见梅作
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此词为黄庭坚被贬至地处西南的边地宜州后所作。②《太平御览.时序部》:“宋武帝女寿阳公主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这首词写梅花很有层次,请结合上阕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析下阕“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两句所运用的表达技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老尽少年心”了吗?为什么?请结合全词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作者先写在边地宜州看到梅花含苞欲放,接着写夜晚微风中传来梅花幽香,最后写早晨梅花开满枝头。由“梅破”到“梅香”再到“开遍”,作者很有层次地描写了梅花。(意思对即可)
(2)展开想像,化用寿阳公主的典故以拟人手法表现梅的姿容(意思对即可,答出两点即可。)
(3)没有,从三方面可以看出,一是上阕传达了边地见到梅花的喜悦之情,二是下阕化用典故表现自己的浪漫情怀(寄托自己的美好理想),三是末两句主要抒发了诗人失意后的豁达之情。(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