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两首(其二)
杜甫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
1、这首诗色彩丰富,作者在描景状物时写了哪几种颜色?组成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杜甫入蜀后所作,别具韵致。简析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江水碧绿,山色青葱,飞鸟洁白,鲜花火红,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要写出四种颜色)
2、映衬或衬托。这首诗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作者面对如画的景色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伤感,特别是最后一句流露出归心殷切的思乡之情。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宋词《酹江月》,回答①一②题。
神州沉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塞马晨嘶,胡茄夕引,赢得头如雪。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拜将台欹,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①词中的“关西”、“三秦”指的是:
A.指潼关以西和关中地区。
B.指函谷关以西和关中地区。
C.指玉门关以西和潼关以西。
D.指关中地区和函谷关以西。
②“空指冲冠发”,用的典故出处指的是:
A、樊哙在鸿门宴上怒视项羽的故事。
B、蔺相如在秦廷持壁怒向秦王的故事。
C、岳飞在《满江红》中抒发的愤怒情感。
D、荆轲慷慨悲歌使在场者满腔怒火的事。
参考答案:
①B ②D
本题解析:
“关西”、“三秦”属于文化常识,“空指冲冠发”为典故,需勤积累,见语文知识手册。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
最高楼
程垓
旧时心事,说着两眉羞。长记得、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
也谁料、春风吹已断。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蜂儿不解知人苦,燕儿不解说人愁。旧情怀,消不尽,几时休。
小题1:这首词用“长记得”领起,选取了最为典型的事件,请说说用了哪些事,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感情?(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这首
词在表现手法上有哪些特点,请你任选一点加以分析(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1)“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扇杏花楼”,表达了作者与女友在一起的游乐之情;“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表达了作者离别的痛苦之情。
小题1:(2)虚实结合。上片回忆是虚写,为衬笔;下片是实写,为重笔。
忽喜忽悲,以喜衬悲。“长记得、凭肩游。缃裙罗袜桃花岸,薄衫轻
扇杏花楼。”写与女友游乐,而且写出女友之美,这是喜;“几番行,几番醉,几番留。”写出了离别之悲,从“行、醉、留”三个方面,加上“几番”修饰,揭示了分离时的痛苦,这是悲。
大量使用偶句。如,“也谁料、春风吹已断。又谁料、朝云飞亦散”,“天易老,恨难酬”,“蜂儿不解知人苦,燕
儿不解说人愁”等,丰富了内容和人物形象。
本题解析:
小题1:略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津桥春望
雍陶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释:①雍陶生活在晚唐。?
(1) 全诗处处切合一。请你简要描述诗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通篇写景,不言史事,不发议论,静观默察,态度似乎很悠然,然而在这种看似冷静的描写中,蕴藏着作者的一种什么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1、一二句作者描绘出一幅津桥春日图,明媚绮丽,引人入胜。天津桥下,春水溶溶,绚烂的云霞倒映在水中;天津桥畔,翠柳如烟,枝枝柔条斜拂水面,缕缕游丝随风飘扬。三四句作者写上阳宫一片寂寥,宫殿重门紧闭,只有宫莺衔着一片残花飞出墙垣。 ?
(2)诗歌蕴藏着作者吊古伤今的沉郁的感情。诗的一二句写津桥春日,明媚绮丽,三四句写金殿闭锁、宫苑寂寥,前后映衬,对照鲜明。人们从这种强烈的对比中,很自然地感受到自然界的春天岁岁重来,而大唐帝国的盛世却一去不复返了。
(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读山海经?
?陶渊明?
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庐。?
既耕亦已种,时还读书。?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车。?
欢然酌春酒,摘我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1.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本诗以朴素的语言开头,描绘出美丽清爽的环境:初夏时节,草木生长,绿树绕屋,浓荫满地。?
B.“众鸟欣有托”,一个“欣”字,用拟人手法,写出鸟儿飞还鸣啼的乐趣,有“羁鸟恋旧林”的深意。?
C.“微雨”“好风”的“微”“好”二字互文,风吹面不寒,雨润衣不湿,和风细雨令人兴会俱佳。?
D.“俯仰”两句说诗人虽身在茅屋,但神思驰骋,浮想联翩,抒发隐居读书的感受,点破全诗主旨。
2.在《读山海经》一诗中,诗人描绘出了哪些生活乐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B
2.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五个方面的乐趣:草木繁盛,环境清幽;隐居田园,无尘世纷扰;躬亲耕作,自食其力,顺乎自然;时鲜待客,把酒言欢;纵情想象,沉醉书卷。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