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9-24 06:43: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江河。/绝:横渡?
B.夫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岂,难道。?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矣。/惑:疑惑。?
D.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之。/贻:赠送。



2、单选题  对《窦娥冤》的这一折整体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剧在整体写作上与《孔雀东南飞》和《梁祝》一样,都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
B.本剧结构非常严谨,过渡自然,手法翻新,用“唱词”过渡的,如[滚绣球]结尾一句把对天地的愤怒控诉自然转到下面对身世的凄切陈述:用“科介”过渡的,如[鲍老儿]后用“刽子手做喝科”来转入临刑前的誓愿;用“宾白”过渡的,如结尾的“且看后来如何”为下一折做铺垫。
C.本剧作者把戏曲传统的唱、练、做、打完美的结合在一起,以宾白叙述情节,以科介烘托气氛,以唱腔渲染抒情。
D.本剧以超现实的想象,写了女主人公临死前的三桩誓愿,作者把现实的不幸完全寄托到虚无缥缈的鬼神天地,看似愿望美好,实则脱离现实,有着消极的思想影响。



3、单选题  下列划线字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无也(妨害)
起而飞(迅速)
怪者也(记载)
则王之乎(赞同)
B、众人之(比较)
磨牙血 (吸)
民而王(安抚)
庠序之教(谨慎)
C、莽苍者(到)
会永无缘(他)
作不良计(因此)
暂还家(只)
D、一夫关(把守)
以羊之 (改变)
便可公姥(告诉)
家来贵门(辞别)



4、阅读题  把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张仪)如楚,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3分)



5、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郑伯克段于鄢
  初,郑武公娶于中,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过百雉①,国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对曰:“姜氏何厌之有?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蔓,难图也。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公曰:“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公子吕曰:“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欲与大叔,臣请事之;若弗与,则请除之,无生民心。”公曰:“无庸,将自及。”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昵②。厚将崩。”
  大叔完聚,缮甲兵,具卒乘,将袭郑,夫人将启之。公闻其期,曰:“可矣。”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京叛大叔段。段入于鄢。公伐诸鄢。五月辛丑,大叔出奔共。
  书曰:“郑伯克段于鄢。”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称郑伯,讥失教也:谓之郑志。不言出奔,难之也。(选自《左传》)
  注:①雉(?zhi):古代城墙长三丈、高一丈为“一雉”。②不义不昵(?ni):对君不义,对兄不亲。
1.下列加粗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非制也,君将不/堪:承受。
B.不如早为之,无使滋蔓/所:处所。
C.无,将自及/庸:通“用”。
D.大叔完聚,甲兵/缮:包裹。
2.下列语句中加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及庄公即位,之请制②不如早之所
B.①大叔又收贰为己邑②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伐京
C.①都,城过百雉,国害也②姜氏何厌
D.①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己②段入
3.下列语句编成四组,全部表现庄公对共叔段“欲擒故纵”的一项是(  )
①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②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③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④既而大叔命西鄙、北鄙贰于己。
⑤公曰:“无庸,将自及。”
⑥不义不昵,厚将崩。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①⑤⑥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庄公即位后,姜氏要求把制邑分给共叔段。制邑形势险要,姜氏居心何在,庄公是十分清楚的,因此没有得到允许。
B.当祭仲提出京邑的城市规模不合规定时,庄公却装出无可奈何的样子。等到祭仲再次提醒他时,他才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话。
C.庄公设下的陷阱,就是养共叔段之骄,纵共叔段之欲,使其不断膨胀,逐步发展? 到自我毁灭。可见庄公既狠毒又狡猾。
D.庄公直到共叔段完成了进攻国都的准备,并得知姜氏开城做内应的时间之后,才万不得已下令让子封讨伐共叔段。
5.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段不弟,故不言弟;如二君,故曰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