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问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第一、二段写兰亭集会的时间、地点和原因,并写出集会之“乐”。请依照例子从5个方面补充概括说明“乐”之所在。(每方面内容的概括均为7字)?
①写群贤集会到兰亭。?
②写高山林竹绕流水。?
③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段写兰亭集会后的感触,以“悲”字为基调。这一段是如何逐步展开的?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承上文的“乐”字,论述人生由乐而忧,由生而死的自然过程。?
B.承上文的“乐”字,论述乐极生悲,这是人生中的最大的不幸之事。?
C.承上文的“乐”字,论述人们难免为“欣于所遇”的“乐”和“所之既倦”的“忧”所左右。?
D.承上文的“乐”字,论述不管人们的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但总留恋于?美好生活,最终却又总是厌倦美好的生活。
3.阅读全文,把握文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是含有这么一个游戏:把酒杯盛酒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漂流。杯子停下来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觞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古人,再及后人,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参考答案:1.示例:③饮酒作诗叙幽情。④天气晴朗吹和风。⑤仰观俯察尽视听。
2.A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吴山图》记
[明]归有光
余同年友魏君用晦为吴县,未及三年,以高第召入为给事中。君之为县有惠爱,百姓扳留之不能得,而君亦不忍于其民,由是好事者绘《吴山图》以为赠。
夫令之于民诚重矣。令诚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泽而有荣也;令诚不贤也,其地之山川草木亦被其殃而有辱也。君于吴之山川盖增重矣,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尸祝于浮屠、老子之宫也固宜。而君则亦既去矣,何复惓惓于此山哉?昔苏子瞻称韩魏公去黄州四十余年,而思之不忘,至以为《思黄州诗》,子瞻为黄人刻之于石。然后知贤者于其所至,不独使其人之不忍忘,而己,亦不能自忘于其人也。
君今去县已三年矣。一日与余同在内庭,出示此图,展玩太息,因命余记之。噫!君之于吾吴有情如此,如之何而使吾民能忘之也!
(《震川先生集》卷十六)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令之于民诚重矣诚:确实,实在
B.亦被其泽而有荣也被:蒙受
C.异时吾民将择胜于岩峦之间胜:风水宝地
D.君今去县已三年矣去:往,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