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9-25 13:24: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句是(? )
A.与其在大城市里论资排辈,忍气吞声为“老板”打工,倒不如到需求旺盛的基层挑大梁,当主力,回肠荡气地干出一番事业!
B.元宵节的晚上,笼罩在我市上空的乌云逐渐消散,一轮圆月高挂苍穹,董子文化园里,彩灯与圆月交相辉映,亭台楼阁披星戴月,分外美丽。
C.影片《青春雷锋》以“青春”为精神主题,以“诗意”为艺术手法,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雷锋形象,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感受。
D.当前,垃圾短信、骚扰电话让人不厌其烦,诈骗短信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如何还手机用户一片清静?手机实名制值得一试。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bò)画经(zhuàng)(xiāo)面(xiàng)机行事
B.(lào)枕整(chì)甲(qiào)上(tǔ)下泻
C.连(lěi)(yuàn)吏积(zǎn)久(jiǎ)不归
D.(fù)告(yūn)船(shè)级大腹便便(pián)



3、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的短文划线句子断句。(限划9处)(4分)
“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南宋·陈善《扪虱新话》)



4、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这样,我们可以更清楚地认识教育有哪些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之间的基本结构及运作关系怎样。?
②在这种背景下,猛然冒出“教育是什么”的发问,似乎让人感到有点故弄玄虚的味道,其实不然。
③这样的了解,对一个从事教育活动的人来说,实在是必不可少的。
④在我们探讨“什么是教育”时,我们最终得到的结论,只能帮助我们在纷繁的社会现象中辨认出哪些社会活动属于“教育”活动的范畴。
⑤当我们提问“什么是教育”,并经过一番讨论形成一个结论后,似乎已经把问题解决了。
⑥当我们走近“教育”的时候,实在还有对它“深入”考察一番的必要。
A.④⑤②⑥③①
B.⑤②④⑥①③
C.⑥①⑤②④③
D.②⑥③⑤④①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充溢重光地老天荒改弦移辙
B.咏叹观照见微知著田圆牧歌
C.芊棉牵就失之交臂瑕不掩瑜
D.要略影象寻章摘句循名责实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