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一)
2017-09-25 14:14: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7055公里,在建里程超过1万公里,已成为世界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速度最高、里程最长、规模最大的国家。
B.让子弹飞,让物价飞,别让血汗工钱飞!——这是讨薪8年未果的民工打出的“最潮标语”,他们想以此引起政府和媒体注意,希望能够如愿讨回工钱回家过年。
C.根据中国社科院今天在京发布的《2011年社会蓝皮书》中的一项关于中小学生就业预期的调查显示,中国家长倾向于孩子优先选择公务员、教师等比较稳定的职业。
D.在冬季,日照时间不但减少,而且人体骨骼密度最低,骨折患者尤其是老年骨折患者人数明显增多,医院多个科室不得不加床收治病人。



2、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十月革命”爆发后,海伦?凯勒对共产主义发出了热情的赞美——她曾在她的文学作品中高呼:
“向前,同志们!奔向俄罗斯的营火!迎接黎明!”
B.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究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文心雕龙?诠赋篇》)
C.2010年3月8日,在京召开的《列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会议海外侨胞代表座谈会》上,中国侨联主席林军表示,“北川中学重建工程”将于今年5月12日竣工,9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
D.有人给我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人不会痛苦:一种人是见到海啸一个猛子跳进去的人;另一种是看到海啸就义无反顾扭头便走的人。第一种人勇敢,第二种人智慧。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没有演过大人物的影视演员谢园这次在电视剧《陈云在临江》里小试牛刀。
B.陶渊明除了真正清高之外,还能写一手好诗,用来言志抒情,因而实至名归。成为清高的典型。
C.他还经常与大他三岁的哥哥一起拉二胡,吹口琴,一起动手配小称,津津乐道地称东西。
D.敦煌石窟每天都迎接各方宾朋,这些参观者中有的对壁画并不在行,却也都仰着头,非常认真地作壁上观。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年前,成都市民在九眼桥拍摄白鹭时,发现居然还有海鸥在此停留,看来,成都真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鸟儿也恋上了它。
B.面对河水严重污染的现状,大学生自愿组成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满怀热诚地进行生态环境调查,积极宣传环保理念。
C.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D.最近几年,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小家电生产企业加速整合,目前只剩下五六家分庭抗礼,占据了全省60%的市场份额。



5、语言运用题  用一句话概括它的主要信息。(不超过20字。)
  文化的独立性,决定着文化自身的影响力和免疫力。由于文化独立性的衰弱乃至完全丧失,才会形成这样一种怪现象:在西方,是商业攀附上了文化;而在我们这里,却是文化卖身给了商业。由于动力的不同,所以虽同样是与商业的结合,在彼处是文化统领了商业,是商业为文化服务;而在我们这里,却是商业情结完全挤占了文化情结,利益追逐完全替代了责任感追求,文化成了商业的婢女,成了赢弱不堪的四不像的怪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