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0分)
(1)仰观宇宙之大, ? 。(王羲之《兰亭集序》)
(2)芳与泽其杂糅兮,?。(屈原《离骚》)
(3) ?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4)此情可待成追忆? ?。(李商隐《锦瑟》)
(5)总角之宴,?。(诗经《氓》)
(6)扪参历井仰胁息,?。(李白《蜀道难》)
(7)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
(8)东船西舫悄无言,?。(白居易《琵琶行》)
(9)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10)各抱地势,?。(杜牧《阿房宫赋》)
参考答案:
(1)俯察品类之盛?(2)唯昭质其犹未亏?(3)哀吾生之须臾
(4)只是当时已惘然?(5)言笑晏晏?(6)以手抚膺坐长叹
(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8)唯见江心秋月白
(9)官盛则近谀?(10)钩心斗角
本题解析: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问题。
醉歌(其九)
汪元量①
南苑西宫棘露牙,万年枝②上乱啼鸦。
北人③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注]①汪元量:南宋诗人。②万年枝:冬青树。③北人:这里指元朝士兵。
1.前两句诗描写了一种什么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在第四句集中写一个细节,有何深意?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写出了南宋宫廷园林一派萧条没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意对即可)
2.一是表现元兵的无知和可笑;二是告诉人们官苑易主,山河巨变,南宋政权已经沦亡;三是写这场人世巨变颠倒了世间的一切美丑、善恶。(意思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6分)
寄全椒山中道士
韦应物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 ,归来煮白石 。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注释:(1)郡斋:滁州刺史衙署的斋舍。(2)荆薪:柴草。(3)煮白石:《神仙传》云:“白石先生者,中黄丈人弟子也,尝煮白石为粮,因就白石山居,时人故号曰‘白石先生’”。
小题1:这首诗的第一句有一“冷”字,说说这个“冷”字所包含的内容。(2分)
?
小题2:结合全诗,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4分)
?
参考答案:
小题1:既写出郡斋气候之冷,又写出诗人心头之冷,诗人寂寞而孤独。
小题2:(1)“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写作者衷心希望送酒安慰山中的道士,但是落叶满山,路也被遮蔽,道士自然无从找寻,诗人也无可奈何;这里体现了情感的起伏与跳荡。(2)以形象煞尾,耐人寻味。秋气萧森、满山落叶、人迹全无的深山,让人想到作者的怅然、孤寂与失落,情韵深长。以上每点2分,如果答情景交融、对比的酌情给一点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鉴赏语言中的炼字。解答时先解释字的意思,既要解释出“冷”的表面义,即环境的冷,又要理解诗歌内涵,解释出“冷”的深层义,即内心的寂寞孤独,可抓住诗句“忽念山中客”来品味,尤其是“忽”字。
小题2:解答本题时要先解释尾联的意思,然后结合全诗主旨来分析。因为是结尾诗句,可考虑与前句是否有响应,有无耐人寻味、情韵深长的特点。“何处寻行迹?”是一问句,很人容易让人体会到作者的怅然、孤寂与失落之情。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
菩萨蛮
晏几道
哀筝一弄{湘江曲},声声写尽湘波绿。纤指十三弦,细将幽恨传。
当筵秋水慢,玉柱斜飞燕。弹到断肠时,春山眉黛低。
①这首词描写的是一种什么景象?主要内容写的是什么?
②词里集中对什么做了描写?精妙之处在哪里? 就你有体会的—点谈谈自己的见解。
参考答案:
①这首词描写了一位弹筝女子在筵席间演奏的情景;主要内容是描写弹奏的乐曲和弹筝女的神情、动作。
②一是集中描写音乐。上阕由曲名写起,曲子描写的是湘江和湘江故事。“写尽”二字描写出筝曲之妙,境界已出。二是集中描写弹筝女子,这里用的是特写镜头。“纤指”突出了女孩子年轻秀媚的特征。
下阕前两句既含蓄地描绘出弹筝女聪颖灵巧、从容专注的神态,又暗写出弹筝女柔和自重的性情,而且运用镜头剪接手法转写“玉柱”。“断肠”与“幽恨”照应,将弹奏感情推向高潮。
本题解析:
(1)考查诗歌的内容的把握
(2)考查对诗歌的赏析。可以从炼字、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等方面选取一点分析。要结合具体诗句。答题格式是总分式:先总说何种手法,再举例分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其他题 名句默写(15分):
1.桑之落矣,??。?,三岁食贫。
2.?,?,酾酒临江,横槊赋诗。
3.西当太白有鸟道,?。
4.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5.?,此时无声胜有声。
6.夜深忽梦少年事,?。
7.假舆马者,?,?;
8.人生如梦,?。
9.元嘉草草,?,?。?
10.廊腰缦回,?;各抱地势,?。
参考答案:1.其黄而陨。自我徂尔,2.舳舻千里,旌旗蔽空,3.可以横绝峨眉巅。4.猿猱欲度
愁攀援。5.别有幽愁暗恨生,6.梦啼妆泪红阑干?7.非利足也,而致千里?8.一尊还酹江月。9.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10.檐牙高啄;钩心斗角。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优秀诗文作品及其重要语句的默写识记。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养。注意不要写错别字,作家和作品要对应,不出现常识性错误。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陨”“徂”“舳舻”“阑干”“酹”等。每句1分,句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添字等情况,该空不给分。学生对于常见名句名篇的准确背诵和规范书写能力,平时要夯实基本功。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