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文言文阅读》高频考点巩固(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5 15:38:2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年富
  年富,字大有,怀远人。本姓严,讹为年。以会试副榜授德平训导。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英宗嗣位,富上言:“府军前卫幼军,本选民间子弟,随侍东宫。今死亡残疾,佥补为扰。请于二十五所内,以一所补调,勿更累民。”议多施行。
  迁陕西左参政,寻命总理粮储。又会计岁用,以筹军饷,言:“臣所部岁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屯粮七十余万石。其间水旱流移,蠲①逋负,大率三分减一,而岁用乃至百八十余万,入少出多。请减冗卒,汰驽马,杜侵耗之弊。”帝可其奏。三边士马,供亿浩繁,军民疲远输,豪猾因缘为奸利。富量远近,定征科,出入慎钩考,宿弊以革,民困大苏。迁河南右布政使。富至河南,岁饥,流民二十余万,公剽掠。巡抚于谦委富辑②之,皆定。景泰二年春,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提督军务。时经丧败,法弛,弊尤甚。富一意拊循,奏免秋赋,罢诸州县税课局,停太原民转饷大同。
  富遇事,果敢有为,权势莫能挠,声震关中。是时,富威名重天下,而诸豪家愈侧目,相与摭富罪。山西参政林厚力诋富,帝曰:“厚怨富,诬富耳,朕方付富边事。”削厚官。天顺元年革巡抚官,富亦罢归。顷之,石彪以前憾劾富,逮下诏狱。帝问李贤,贤称富能祛弊。帝曰:“此必彪为富抑,不得逞其私耳。”贤曰:“诚如圣谕,宜早雪之。”果无验,乃令致仕。
  四年春,户部缺尚书,李贤举富。左右巧阻之。帝语贤曰:“户部非富不可,人多不喜富,此富所以为贤也。”特召任之。富酌赢缩,谨出纳,躬亲会计,吏不能欺。由是部事大理。富廉正强直,始终不渝,与王翱同称名臣。宪宗立,富请黜左布政孙毓,吏部尚书王翱论富侵官。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帝慰留之,为黜毓。顷之,病疽卒。(节选自《明史》)
【注】①蠲:juān,免除,除去。②辑:安抚。
1.下列各句中,加粗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寻命总理粮储        总理:统领管理
B.臣所部收二税百八十九万石 岁:每年
C.帝其奏          可:同意、认可
D.果无验,乃令致仕      致仕:入世做官
2.对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右副都御史巡抚大同 介词,“凭借……身份”
B.又会计岁用,筹军饷 连词,表目的,“用来”
C.豪猾因缘奸利    介词,“为了”
D.此必彪富抑     介词,表被动,“被”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年富在陕西管理粮食储备时曾上书,他管辖的地区费用大,收入少支出多,可裁减闲散多余兵员,淘汰劣等军马,杜绝侵占耗费资源的弊端,奏章被采纳。
B.河南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不法者甚至公开抢劫掠夺,河南巡抚于谦对年富十分信任,委任他安抚,百姓终得安定。
C.年富果断勇敢有所作为,曾得罪了一些官员,他们就罗织罪名诋毁、诬陷年富,山西参政林厚就是其中之一。
D.李贤推举年富担任户部尚书,遭到一些大臣的强烈阻止,皇帝认为年富贤明,特意授职,年富上任后控制支出收入,控制官员犯罪。
4.把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年甫逾冠,严重如老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富力辩曰:“荐贤为国,非有所私也。”因乞骸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贡曰:“管仲非仁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宪问》)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子路和子贡都认为管仲不为自己的主子公子纠而死,反而去辅佐齐桓公是不仁的。
B.孔子认为管仲为国为天下老百姓带来福祉,消除天灾难,称得上是真正的“仁”。
C.在孔子看来,管仲不仅辅佐齐桓公在诸侯中称霸,而且使中原文化得以保存和发展。
D.孔子认为管仲有大仁,守大信大节,间接批评子路、子贡以小信用论人,目光短浅。

(2)你赞同孔子对管仲的评价吗?请结合文本简述你的理由。(3分)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1.下列句中“焉”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且置土石
B.积土成山,风雨兴
C.积水成渊,蚊龙生
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
2.比较下列两组句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学不可
②无成江海
③锲舍之
④蟹六跪二螯
A.①与②不同,③与④相同。
B.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也相同。
C.①与②相同,③与④不同。
D.①与②不同,③与④也不同。
3.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B.人们掌握知识、培养品德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发展、由不知到知,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朽木与金石对比,说明“不折”与“可镂”的关键在于“不舍”还是“舍”。
D.用蚯蚓的“用心一”和螃蟹的“用心躁”对比论证,意在说明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用心专一。
4.翻译下面的句子。
(1)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问题。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存全乎?未可以为信也!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不克蒙其泽矣。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呜呼!汝病吾不知时,汝殁吾不知日,生不能相养以共居,殁不能抚汝以尽哀,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吾行负神明,而使汝夭。不孝不慈,而不得与汝相养以生,相守以死。一在天之涯,一在地之角,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彼苍者天,曷其有极!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当求数顷之田于伊、颍之上,以待余年。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长吾女与汝女,待其嫁,如此而已。
1.对下列句中加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汝之纯明而不蒙其泽乎 克:能
B.汝之纯明宜其家者   业:继承……的事业
C.敛不其棺       凭:凭借
D.吾实为之,其又何   尤:怨恨
2.下列句中加粗的“之”字与其他三项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
B.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
C.传之非其真也
D.东野之书,耿兰之报
3.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两段选文都以“呜呼”两个叹词开头,表明作者的感情变得更加强烈。
B.选文第一段写作者初闻噩耗时将信将疑的矛盾心情,文章语意反复而一气贯通,具有浓厚的抒情色彩。
C.选文第二段主要表现作者的痛悔、内疚之情,多用整句,情绪激宕,一气呵成,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D.第二段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因为十二郎之死的打击,更因自己身体状况特差,所以已预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
4.翻译下列句子。
(1)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而影不与吾形相依,死而魂不与吾梦相接。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单选题  【穷】下列各选项中选出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滕王阁序》(阻塞不通,走投无路)
B.而心目耳力俱穷。《促织》(走投无路)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滕王阁序》(不得志)
D.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游褒禅山记》(走到头,追究到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