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省级导航 | |
|
|
|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七)
A.鹤洲主人悯吴团长之死也而吊之 吾尝终日而思矣 B.汝其有知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C.夫公之死 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D.以保民为计 |
2、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经》采用“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句式以四言为主,间用杂言,章法上多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但亦有变化。
B.我国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是《世说新语》。
C.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D.巴金是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
3、阅读题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古有愚公谷,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断断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灌溉。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宁武子“邦无道则愚”,智而为愚者也;颜子“终日不违如愚”,睿而为愚者也。皆不得为真愚。今余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故凡为愚者,莫我若也。夫然,则天下莫能争是溪,余得专而名焉。
溪虽莫利于世,而善鉴万类,清莹秀澈,锵鸣金石,能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余虽不合于俗,亦颇以文墨自慰,漱涤万物,牢笼百态,而无所避之。以愚辞歌愚溪,则茫然而不违,昏然而同归,超鸿蒙,混希夷,寂寥而莫我知也。于是作《八愚诗》,记于溪石上。(选自中华书局校点本《柳宗元集》)
1.对下列各句中加粗的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灌水之阳有溪焉——阳:南面
B.愚泉凡六穴——凡:总共
C.以余故,咸以愚辱焉——咸:都
D.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适:恰好
2.对下列各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溪虽莫利于世
②记于溪石上
③亦颇以文墨自慰
④以愚辞歌愚溪
A.①和②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③和④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不同。
B.①和②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③和④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C.①和②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③和④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也相同。
D.①和②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不同,③和④句中“以”的意义和用法也不同。
3.对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活用现象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
②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
③得其尤绝者家焉
④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
⑤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⑥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
A.②③⑥/①④⑤
B.①③⑥/②④⑤
C.②③⑤/①④⑥
D.①②④/③⑤⑥
4.下列有关作家和作品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序,文体的一种,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性文字。后又有宴集序、赠序等,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
B.柳宗元,唐代著名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与韩愈一起倡导新乐府运动,对后代散文发展有较大影响。
C.柳宗元被贬永州,只能与山水为伍,从山水中寻求慰藉,一切凄凉、愤激之情,也只能向山水发泄。因此,这时他笔下的山水,都饱含作者内心的酸甜苦辣。
D.柳宗元在《愚溪诗序》中记愚溪八景时,善于摄景,巧于布局,八景的位置和距离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具有很强的立体感。
4、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①②题。(7分)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夫圣人之治国,不恃人之为吾善①也,而用②其不得为非也。恃人之为吾善也境内不计数③,用人不得为非,一国可使齐。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韩非子》)
注:①为吾善:自我完善。②用:使。③不计数:不能用十来计算,?即不到十个。
从上面两段文字中,概括出孔子和韩非子的为政观。每空不超过5个字
孔子韩非子
②请简要分析两种为政观的提出原因。
5、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王冕传(节选)?【明】宋濂
①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思母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庶道讪笑,冕亦笑。
②著作郎李孝光欲荐之为府史,冕骂曰:“吾有田可耕,有书可读,肯朝夕抱案立高庭下,备奴使哉?”每居小楼上,客至,僮入报,命之登,乃登。部使者行郡,坐马上求见,拒之去。去不百武,冕倚楼长嘨,使者闻之惭。冕屡应进士举,不中。叹曰:“此童子羞为者,吾可溺是哉?”竟弃去。买舟下东吴,渡大江,入淮、楚,历览名山川。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人斥为狂奴。北游燕都,馆秘书卿泰不花家。泰不花荐以馆职,冕曰:“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即日将南辕,会其友武林卢生死滦阳,唯两幼女、一童留燕,伥伥无所依。冕知之,不远千里走滦阳,取生遗骨,且挈二女还生家。
③冕既归越,复大言天下将乱。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冕曰:“妄人非我,谁当为妄哉?”乃携妻孥隐于九里山。种豆三亩,粟倍之。树梅花千,桃杏居其半。芋一区,薤、韭各百本。引水为池,种鱼千余头。结茅庐三间。自题为梅花屋,尝仿《周礼》著书一卷,坐卧自随,秘不使人观。更深入寂辄挑灯朗讽,既而抚卷曰:“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当风日佳时,操觚赋诗,千百不休,皆鹏骞海怒,读者毛发为耸。人至不为宾主礼,清谈竟日不倦。食至辄食,都不必辞谢。善画梅,不减杨补之。求者肩背相望,以缯幅短长为得米之差。人讥之。冕曰:“吾藉是以养口体,岂好为人家作画师哉?”未几,汝颍兵起,一一如冕言。
④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一夕以病死。冕状貌魁伟,美须髯,磊落有大志,不得少试以死,君子惜之。
【注释】王冕(1287-1359)元代著名画家、诗人、书法家,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放牛翁等。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窃:偷偷地。
B.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策:竹制的马鞭。
C.吾可溺是哉溺:沉溺。
D.自题为梅花屋题:命名,题名。
小题2:下列各句中,全都直接表明王冕率直、真切的个性的一组是
①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
②或遇奇才侠客,谈古豪杰事,即呼酒共饮,慷慨悲吟。
③时海内无事,或斥冕为妄。
④公诚愚人哉!不满十年,此中狐兔游矣,何以禄仕为?
⑤皇帝取婺州,将攻越,物色得冕,置幕府,授以咨议参军。
⑥吾未即死,持此以遇明主,伊、吕事业不难致也。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小题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冕虽然出身农家,但经过自己的苦学,最终成为一名学问通达的儒者。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是很值得我们激赏的。
B.王冕对大小官吏倚楼长啸,嬉笑怒骂,视若无人,足见其傲骨铮铮。
C.王冕相貌魁伟,有副美髯,为人磊落有大志,死的时候已经实现了自己所有的志向。
D.他很擅长画梅花,不逊于杨补之。求他画的人很多,他以画卷的长短决定需要多少米来换。
|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