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一)
2017-09-25 15:40:1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内容
(1)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2)《劝学》中有一处著名的比喻:“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而韩愈在《师说》中谈及“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时说的“??”,与此有观点相通之处。
(3)唐代诗人杜甫《登高》一诗中的名句“??”今常用来表达旧事物终将衰落,历史长河仍将向前之意。而?的《?》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句子,则与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思相近。



2、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对“以”的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既自以心为形役
②舟遥遥以轻



3、单选题  下列词语注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攫铄(jué)倥偬(cōng)欲壑难填(hè)广袤千里(mào)
B.禀性(lǐng)犄角(jī)余勇可贾(gǔ)联昧而至(mèi)
C.扎(zhà)钢劬劳(jù)乳臭未干(xiù )汹涌澎湃(pài)
D.木讷(nè)骨骼(gé) 飒爽英姿(sà)顺蔓摸瓜(wàn)



4、单选题  下列语句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在这个时候,那所小园子里,垂了头的蝴蝶兰和带着醺醉的红色的小玫瑰,都为了那吓人的光和热露出倦怠的姿态来,只有那些深藏叶蔓中的金银藤,却开得十分茂盛。
②盛夏的天气,烈火般的阳光,扫尽清晨晶莹的露珠,统御着宇宙一直到黄昏后,这是怎样沉重闷人的时光啊!
③当一阵夏天的闷风,从那里穿过时,便把那些浓厚的药香,吹进对着院子开着的门里来。
④马路上躺着的小石块发出孜孜的响声,和炙人脚心的灼热。
⑤人们在这种的压迫下,懒洋洋的像是失去了活跃的生命力,尤其午后那更是可怕的蒸闷;
A.①③⑤④②
B.②⑤④①③
C.①④⑤③②
D.②①④⑤③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史料记载,蒙军攻打钓鱼城时,全州军民曾三次修筑城墙抵御进攻,但是一直没有发现当时修筑的城墙实物。
B.2013年10月1日,美国联邦政府关闭,美国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如何解决新一财政年度的的预算争端和债务上限问题,严峻的形势将巨大的挑战带给了全球经济的复苏。
C.在这些城市务工的农民工生存条件相当恶劣,300多人睡在阴湿的地上,没有铺的就找来建筑杂物,盖的除个别人由大衣充当被子外,绝大部分人挤在一起和衣而睡。
D.他对公益活动很有热情,并将这份热情带到他所从事的产品策划和品牌推广工作中去,为公司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作出了贡献。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