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言文阅读》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9-25 15:50: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课内阅读。?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成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下列加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列坐其次——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丝竹管弦:借指音乐 C.夫人之相与——与:交往 D.其致一也——致:导致?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 B.或因寄所托——及其所之既倦 C.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以其无礼于晋 D.终期于尽——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3.对《兰亭集序》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王羲之他们在风景幽绝的兰亭宴饮,有这样一个游戏:把盛了酒的酒杯放在溪水之中,让它随水漂流,杯子停下时,坐在近处的人就应取觞饮酒。 B.全文前半部分叙兰亭宴集情景,是实写,以“乐”字为基调;后半部分抒发宴集之后的感触,是虚写,以一个“悲”字为基调。 C.文中作者批判了庄子死生一体的虚幻世界观,认为生是生,死是死,不能等同看待。 D.作者谈对人生的感触,从宴集发端,由今人及于古人,再及于后人。在深沉的慨叹之中,暗含着对人生的厌倦和冷漠。 4.翻译下列句子。 (1)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D? 2.D 3.D 4.(1)用来纵展眼力,开阔胸怀,穷尽视和听的享受,实在快乐啊。 (2)当然知道把生和死等同看待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等同看待是妄造的。 (3)尽管时代不同世事不同,但人们(因死生而)产生感慨,这种情致却是一样的。(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一) ?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微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此处省略)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此处省略) ?既至秦,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 ?嘉为先言于秦王曰:“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不敢兴兵以拒大王,愿举国为内臣。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而得奉守先王之宗庙。恐惧不敢自陈,谨斩樊於期头,及献燕之督亢之地图,函封,燕王拜送于庭,使使以闻大王。唯大王命之。” (二) ?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去:前去 B、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遗:遗留 C、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王:大王 D、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谢:谢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夜驰之沛公军 B、谁为大王为此计者?君为我呼入 C、良曰:“长于臣。”?嘉为先言于秦王曰 D、且为之奈何?臣死且不避 3.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用法的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晋军函陵 ②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③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 ④邻之厚 ⑤发尽上指冠 ⑥既东封郑 ⑦道芷阳间行 ⑧函封之 ⑨太子迟之 A、①⑦⑧/②③/④/⑤⑥/⑨ B、①⑧/④⑤⑥/⑦⑨/②③ C、①⑦/②③/⑤⑥⑨/④⑧? D、①⑦/②③/⑤⑥⑧/④/⑨
参考答案:1、D 2、B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对下列古今异义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参:验,检查。今常用义为:加入) B .声非加疾也(疾:强,宏亮。今常用义为:疾病,或快) C .蟹六跪而二螯(跪:脚或腿。今指动词“跪下”的“跪”) D .金就砺则利(金:黄金。今指刀剑等金属制品)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晏子治东阿三年,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晏子对曰:“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景公许之。于是明年上计(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晏子对曰:“前臣之治东阿也,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塘)池之鱼,以利贫民。当此之时,民无饥者,而君反以罪臣。今臣之治东阿也,属托行,货赂至,并会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当此之时,饥者过半矣,君乃反迎而贺。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景公乃下席而谢之曰:“子强复治东阿。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明年上计第二年 B.而君反以罪臣怪罪 C.子退而自察亲自考察 D.臣愚,不能复治东阿,愿乞骸骨古时官员自请退职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②斧斤以时入山林 B.①景公迎而贺之曰②吾尝终日而思矣 C.①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D.①君乃反迎而贺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
小题3:下列对文意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先前治理东阿无方,治理混乱,因而受到景公的责怪。
B.晏子受到景公责怪后,立下三年治理不好东阿自请死罪的军令状,改道易行,廉洁
自律,一心为民。
C.晏子重新治理东阿,忠于国事,政效显著,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治绩,景公亲自
迎接并向他祝贺。
D.晏子对景公错误的态度有看法,要求辞职,景公醒悟,决定不再干预晏子治理东阿。
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2分)
①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4分)
②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4分)
③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寡人无复与焉。(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1)我认为您还可以,派您去治理东阿,如今您管理得乱七八糟。
(2)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让我为此而死。
(3)您尽力再去治理东阿。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涉了。
本题解析:
小题1:自察:反省自己
小题1:D都是“反而” A①介词“把”②介词“按照” B①表顺承②表修饰C①取独②结构助词的
小题1: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的信息”和“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考点,能力层次为分别为C和D,侧重“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查。结合文意推断。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参考译文]
晏子治理东阿三年,齐景公召他来责备他说:“我认为您还可以,派您去治理东阿,如今您管理得乱七八糟。您退下去自己仔细反省,我要对您大大地责罚。”晏子回答说:“臣子我请求改变方针和办法来治理东阿,如果三年后还治理不好,让我为此而死。”景公答应了他。
这样,到第二年年终考核地方官的治绩,景公迎上来祝贺他说:“你治理东阿真有成绩啊!”晏子回答说:“臣子从前治理东阿,不听从私人请托,不接受财物送礼;水泽池塘的鱼,用来使贫民受利。当这时候,人民没有挨饿的,可是国君您反倒怪罪我。如今我治理的东阿,听从私人请托,接受财物送礼,加倍征收赋税,少交入国库,随意献给您的侍从。水泽池塘的鱼,交给权贵人家。当这时候,挨饿的百姓过半数了,国君您反倒迎接我表扬我。我很愚蠢,不能再去治理东阿了,希望让我告老还乡,给有才能的人让路。”说罢拜了两拜,表现十分恭顺。
景公于是离开座位向晏子道歉说:“您尽力再去治理东阿。东阿,是您的东阿。我不再干涉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①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②矣。”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景公游于寿宫,睹长年负薪者,面有饥色。公悲之,喟然叹曰:“令吏养之!”晏子曰:“臣闻之,乐贤而哀不肖,守国之本也。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治国之本也。” 公笑,有喜色。晏子曰:“圣王见贤以乐贤,见不肖以哀不肖。今请求老弱之不养,鳏寡之无室者,论而共秩焉。”公曰:“诺。”于是老弱有养,鳏寡有室。
景公游于麦丘,问其封人:“年几何矣?”对曰:“鄙人之年八十五矣。”公曰:“寿哉!子其祝我。”封人曰:“使君之年长于胡③,宜国家。”公曰:“善哉!子其复之。”曰:“使君之嗣,寿皆若鄙臣之年。”公曰:“善哉!子其复之。”封人曰:“使君无得罪于民。”公曰:“诚有鄙民得罪于君则可,安有君得罪于民者乎?”晏子谏曰:“君过矣!彼疏者有罪,戚者治之,贱者有罪,贵者治之;君得罪于民,谁将治之?敢问:桀纣,君诛乎,民诛乎?”公曰“寡人固也。”于是赐封人麦丘以为邑。(取材于《晏子春秋》)
[注]①宰:卿大夫家臣。②免:此指免掉忧患。③胡:指齐国前代国君胡公静,长寿。
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致之,终再拜而辞——致:给予,赐给
B.退得罪于士——退:后退,退却
C.足于中,免矣——中:心中,内心
D.今君爱老,而恩无所不逮——逮:及,达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