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十)
2017-09-25 15:54: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在没有文字记载的局限下,口耳相传才是最真实的人类文明萌芽时代的历史传承方式。
B.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学贯中西,兼容百家,在诸多研究领域都卓有建树,被人们誉为学界泰斗,真可谓实至名归。
C.许多句子如果仅照字面解释、翻译,可能会晦涩难懂,一旦使用意译的方法则焕然冰释,怡然理顺。
D.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理财观就是量入为出,虽说保守,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却是理财好方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焕然冰释”比喻疑虑,误会等一下子完全消除。)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奇耻大辱,会遭人鄙弃,刘兰芝被休后身价反而更高了,对此,你信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信。封建社会禁锢妇女的一整套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经历了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汉魏之前,再婚是一种普遍现象,在汉魏时期,限制再婚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但再婚行为依然普遍存在,尤其那些人品才貌出众者。这也是表现人物形象的艺术需要,更是广大人民意愿的反映。
  不信。东汉建安年间,正是士族制度萌芽时期,门第观念已经存在。刘兰芝出生在无所谓门第的家庭,如果县令、太守想为自己的儿子寻找妻子,他们的选择空间还是相当大的,他们的地位、所受的文化熏陶以及社会舆论,决定了这些深受儒家学说浸染的封建官员不可能为自己的儿子选择一个被别家扫地出门的弃妇做妻子,无论她是何等美丽灵巧、贤惠善良。(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一些曲调通俗甚至有些低俗的口水歌,经过网络流传到大街小巷,被誉为“网络神曲”。而所谓“神曲”本身就是一种反讽。
B.张章宝是名符其实的“乡村检察官”,每天面对的多是抽着烟卷、身上沾着泥土的农民,一年大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时间待在农村。
C.在近两年热播的以谍战为题材的影视作品中,还原出许多历史细节,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电影主创者直面历史的勇气。
D.罗浮宫、白金汉宫等世界著名的宫殿见证帝国的兴衰和文明的构建,他们以固态的建筑、雕刻、绘画、艺术等诉说着流动的历史与文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大约”“ 以上”前后矛盾 C. 无主语D.缺少宾语中心语。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他遇事不够冷静,甚至流于意气用事,使他的看法不能被对方接受,而这些看法本来可能是正确的。
B.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C.其实,细究起来,“华夏民族文化”这一概念,本身就有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并非是一个封闭的稳定的范畴。
D.小男孩吃力地推着车,但无论如何也推不上那个土坡。我上前帮了他一把,趁机他聊了起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的一项是
[? ]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对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